《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一课时).doc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二课时).doc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一课时)(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
(1)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各部分及其对吸入空气的处理作用;
(3)理解肺部适于气体交换的形态结构特点。
2.能力:
通过尝试和观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作用,倡导学生讲究个人呼吸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健康,关注环境质量的情感。
〖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的确定
第10章第2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一节,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呼吸系统的组成;一是呼吸的全过程。而后者又包括“呼吸运动与肺通气”“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知识点。
据报道,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在我国逐年上升。根据我国1992年的死因调查结果,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病情的加重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所以我认为对学生渗透讲究呼吸卫生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情感教育非常必要。因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只安排了“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一个知识点,其他内容另安排一课时进行。
2.教学环节的设计
本节课通过两个尝试活动(①屏住呼吸能坚持多久,②吞咽和呼吸能同时进行吗)、一组讨论题(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清洁、温暖、湿润作用)以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展示,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二课时)(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
(1)解释呼吸运动实现肺通气的原因;
(2)描述肺泡与血液之间,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3)概述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2.能力:
通过演示呼吸运动的模型、展示肺的换气和组织里气体交换过程的课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体育锻炼能加强呼吸肌的力量,使呼吸功能加强,向学生渗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的意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1.纠正认识偏差,帮助学生树立呼吸全过程的概念,为本节要学习的内容打好基础。
关于呼吸,学生们好像很熟悉,但他们所理解的呼吸仅仅是肺的通气,是呼吸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有必要让他们了解生物学上呼吸的含义,所以我通过引导学生谈“什么是呼吸”开始本节课,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呼吸的全过程,从而让学生明白了呼吸包括四个环节,然后再依次来学习这四个环节。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突破难点,解决重点。
“肺通气”这一环节是重点,也是难点,比较难理解。我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步步深入,最后水到渠成地解决了问题。首先提出问题:“外界的气体是怎样进入肺内的呢?”“肺内的气体又是怎样出来的呢?”接着让大家亲自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最后演示模型来探究胸廓变化的原因,其结果则导致了肺的通气。此处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外界气体出入肺的动力为大气压和肺内压之间的差。初二的学生还没有学习物理,不懂得压力平衡的知识,因此如何阐明外界气体出入肺的原因也是令人头痛的事。我通过两名学生表演向连通器中注水,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来解决这个问题。
“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部分,关键是让学生明白气体交换的原理,即气体的扩散作用。我通过喷洒空气清新剂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气体的扩散作用,并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