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2/19 22:17: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renheren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70字。

  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荷花池中学   周琴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一般结构及这些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胚的结构和特点;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概念及实例。
  2.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观察能力。
  3.通过两类种子结构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形成善于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
  4.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 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就是种子的结构,种皮(包括种孔、种脐)和胚乳可以一般讲述,而胚的结构则须详细说明,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到和说出胚在种子中的位置以及胚自身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同时了解这些结构在种子萌发后将形成幼苗的哪些部分。
  由于种子内胚的体积很小,其各部分结构不易看清,尤其是单子叶植物种于内的胚,和胚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易剥离。所以,让学生了解胚的结构不能仅从挂图或教材中的插图去了解,而要观察实物,这也是让学生认清胚结构的一个难点。例如,教材中指导学生将玉米种子沿胚的纵轴方向切开,然后向切面上滴碘液,结果是胚乳部分变蓝,而胚则不变色,这样来观察玉米种子内胚的结构。然而,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胚的侧面观,不能认识胚的整体,所以,在以上步骤之前,另选一粒吸涨后的玉米种子,去掉种皮,用针将种子一侧中央的白色船形结构剥离,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个结构的全貌,它就是胚。然后再切开种子,滴加碘液进行观察。使学生从形态到结构有一个完整的对胚的认识,这样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点。
  三.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本课题参考课时:一课时。
  (二) 教学方法:
  初一学生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习一些植物学知识,但对植物的内部结构认识还很肤浅,缺乏动手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针对以上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结论。故考虑本课采取同步教学法,让学生手中有观察的实物材料,并能够亲手对材料进行处理(如剥离、挑取、染色、使用放大镜观察等)。在老师的指导下,边观察边讨论,这样所得到的印象才是深刻的。
  (三) 教学用具:剪贴图、挂图、投影仪及实验材料用具。
  (四) 教学过程:
  1.引言设计:
  学生表演小品《大米是怎样来的?》后提问“大米是怎样来的?”引入新课, 呈现“生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