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保护》ppt4
- 资源简介:
共42张。含高考目标导航、考点各个击破、要点整合、即时突破、深化拓展等。含配套随堂双基演练与作业手册,约6760字。
第四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C.禁止近亲婚配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K值为16亿
解析:由于环境条件是有限的,虽然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但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K值为环境的最大承载量,16亿为人为控制的最大值,并不是K值。
答案:D
2.若以图示中的各层的面积代表“污染物”、“总能量”或“人口”在不同层级的相对分布,则下列哪项可用图示表示( )
A.各营养级体内所积累的污染物B.各营养级所含的总能量
C.一个出生率和死亡率稳定的种群D.一个趋向老年化的社会
解析:营养级愈高,污染物积累愈多(生物富集作用),所含总能量愈少。种群年龄组成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而稳定型三个年龄段的比例相当,增长型年幼比例大于年老比例,老龄化是指年老比例大于年幼比例,故A、C、D均不对。
答案:B
3.中国生态现代化水平将在2050年前后达到当时世界中等水平,生态现代化指数进入世界前40名,2100年生态现代化指数进入世界前20名,整体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但目前中国生态现代化整体水平较低,名列全球倒数第18位,国内也只有北京一地生态现代化水平超过平均水平,下列有关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当是先污染,后治理,再向生态现代化转型
B.应当是发展“原料—产品—废料—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
C.采用综合生态现代化原理,协调推进绿色工业化和生态现代化建设
D.应当是先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再进行城市生态建设,最后再进行生态现代化建设
解析:在可持续发展中,生产模式应是“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生产过程应当是没有废料,从而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只有采用综合生态现代化原理,协调推进绿色工业化和生态现代化建设,才能缩短和其他国家的差距,否则差距会越来越大。
答案:C
4.如图为一条流速缓慢的河流和一个生活污水排放口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点的溶氧量增加,细菌种群数目增加
B.P点到Q点的有机物数量增多导致藻类植物种群数目增加
C.P点到Q点藻类植物增加是由于无机物浓度增加引起的
D.如果人为地将空气泵入污水中不会有助于分解有机物
解析:从P点到Q点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藻类植物利用这些无机物大量繁殖,从而使其数目大量增加。
答案:C
5.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B.野生生物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还要保护所有的野生植物
C.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惟一方法
解析:本题测试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考查考生对自然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较强,但试题难度较小,涉及教材中的许多具体实例。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反对禁止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是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要求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野生生物的保护主要是保护濒危灭绝的生物种类,并不是指对所有的野生动植物都不加任何选择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加强立法、执法、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理性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自觉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的行为和习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最有效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
答案:C
6.至2007年底,我国国内人工圈养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239只,而以长期合作研究方式圈养在国外的大熊猫有27只,见下表:
合作国家 美国 日本 泰国 奥地利 西班牙 合计
由中国提供 8只 4只 2只 2只 2只 18只
繁殖幼子 4只 4只 1只 9只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工圈养能为即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B.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其栖息地被破坏
C.人工圈养属于易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对大熊猫进行科学研究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而人工圈养属于易地保护。
答案:C
7.如下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森林的两种开发模式Ⅰ、Ⅱ,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