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5110字。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付燕平
一、 基本设计指导思想
本教学设计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总结向性运动的概念。在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教学中,打破以往学生一贯接受结论性知识的模式,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过程和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同时将知识自然融入到实验探索和设计之中。强调科学结论出现在科学探究实验之后。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体验科学家在研究中的认识发展过程、科学家的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及全面发展。
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本节内容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
“能够适应环境”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对“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特别是“植物如何适应环境?植物生命活动是如何调节的?”学生并没有学习过。本节课就是揭开这个问题的序幕。生长素的发现是重点,实验设计是难点。对生长素的发现、认识过程历时较长,其中提出假设、通过实验求证(或检验)假设的过程也不很清晰。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特别给学生点明这条科学研究的线索,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并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茎尖向光生长,虽然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学生有可能对此熟视无睹,并不深究其中的原因。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这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提供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向性运动的定义和意义,举例说明向性运动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说出植物激素的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及生长素的发现实验并预期、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培养学生执著探索的精神、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等科学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设置情境,观看植物向性运动的图片和短片,引出向性运动的概念,该现象在生物学上又叫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向性运动对植物的意义。
学生活动:观看、讨论、回答:向地性有利于植物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向光性有利于植物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向性运动属于应激性,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
肯定学生的回答。我们开始共同学习调节植物向性运动的激素——生长素。科学家们是如何发现生长素的呢?下面我们就以向光性为例去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开拓思维,对熟视无睹的现象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新授课]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简介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预期结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