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070字。
植物的呼吸作用(浙江自然科学)
设计思路
植物体的呼吸作用是继光合作用后的又一重点内容之一,它介绍了植物体在有氧情况下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释放能量的过程,揭示了呼吸的本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初步掌握呼吸作用的本质,而且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归纳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联系,并且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此,教师采用“自学、释疑、训练”的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
1 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展设计探究性实验(自学阶段)。课前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设计实验证明呼吸作用的条件、呼吸作用的产物以及开展调查实践活动,通过实验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整个实验的主要过程在课外完成,课内介绍或演示各组实验结果,教师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播放呼吸作用的录像片让学生再次感知教学内容。
3、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课前要做实验,同时预习课文内容和复习旧知识。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已学的知识,整个过程都体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负责组织、指导、设计预习内容和组织课内活动、点拨疑点,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4、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探究问题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复述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能默写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能利用已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事例,比较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提出问题,利用实验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意识,合作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 教学过程:
(一)、课外过程:
1、学生预习课文,复习预备知识(教师事先设计)。
2、分组实验(24小时)每组四人。
A组:杀青干燥后的小白菜密封在白色的塑料袋里。
B组:新鲜小白菜(表面不带水分)密封在白色的塑料袋里,袋内加无水硫酸铜。
C组:新鲜小白菜(表面不带水分)密封在黑色的塑料袋里,袋内加无水硫酸铜。
D组:新鲜小白菜(表面不带水分)密封在白色的塑料袋里,袋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
E组:500克吸水后的稻谷装在广口瓶里,瓶口塞上带温度计的瓶塞。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