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50字。
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江苏省南通市石港中学 黄 新
一、课标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好各种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变革学习方式,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具体内容标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二、教学目标
1、说出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
2、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物质鉴定的一般方法。尝试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确认变量,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3、认同生物科学的价值,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
(2)设计与实施实验方案。
2、教学难点:(1)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四、设计思路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教学分两课时,第1课时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这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探究活动。在生物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中,提出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这项内容比之义务教育阶段探究能力目标有了更高、更具体化的要求。针对农村中学的教学实际,本案例设计遵循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生物,从探究走进科学,充分发挥探究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思索、质疑、探究、实践中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提问: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什么?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什么?
总结过渡到细胞呼吸概念。
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家庭如何蒸馒头?如何酿酒?
继续提问:蒸熟的馒头为什么比较松软?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它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
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对学生的假设进行归纳:
①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2,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CO2;
②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CO2,在有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CO2;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