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50字。
《微生物基本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放线菌的结构、繁殖及其生产应用。
识记:1、细菌的结构与繁殖方式。2、病毒的结构与增殖过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运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来表述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对比分析能力与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点准确定位以及灵活迁移、合理利用知识点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培养学生能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树立生物界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细菌的结构和功能、繁殖。2、病毒的结构和功能、增殖过程。
【教学难点】细菌、病毒与遗传、免疫、生态等章节的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构想】以课本中细菌、病毒等相关知识为中心,广泛联系细胞的结构、遗传、免疫、生态、生物工程等基础知识,以教学案为抓手,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知识点——知识链——知识网的完整体系,培养学生对知识点准确定位以及灵活迁移、合理利用知识点的能力。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创设情景,投影展示:沙眼、痢疾、肺炎、疟疾、肺结核、炭疽热、(禽)流感、AIDS、“非典”、肝炎、疯牛病、狂犬病,
提问:1、你知道这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吗?2、如何观察这些病原体?3、你能否给微生物下个定义?
小结:微生物的特点:结构都相当简单,个体多数十分微小,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反馈:判断:(1)形体微小的生物都是微生物。(2)微生物都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3)微生物都有细胞结构。(4)有真核细胞结构的生物肯定不是微生物。(5)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举例:乳酸菌、根瘤菌等等)
过渡:由于微生物多形体微小,我们对它经常“视而不见、嗅而不闻、触而不觉、食而不察、得其益而不感其好、受其害而不知其恶”,但不管怎么说,它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大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微生物的类群十分庞杂,目前已知有十万多种,我们可将它分为四大类:(1)病毒(关于病毒,你已知哪些知识?有无细胞结构?营养方式?核酸种类?)(2)原核生物界(细胞结构有何特点?代表生物?)(3)真菌界(真核生物,代表生物: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等)(4)原生生物界(真核生物、单细胞,代表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裸藻、小球藻、衣藻等)
新课教学:
一、细菌
出示:高中教材中涉及的细菌
乳酸菌、硝化细菌(代谢类型);肺炎双球菌S型、R型(遗传的物质基础);
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胞内寄生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固氮菌);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基因工程);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抗虫棉提供抗虫基因);假单孢杆菌(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