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复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道小题,约14910字。
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复习试卷
生 物
一、选择题
1.1.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单股RNA可直接起mRNA作用,翻译早期蛋白质,包括RNA多聚酶和抑制宿主细胞合成代谢的调控蛋白,经调查发现该病毒是引发2015年巴西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元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寨卡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最低层次
B. 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有六种
C. RNA多聚酶的合成场所是寨卡病毒的核糖体
D. 被感染者仅通过细胞免疫就可杀灭寨卡病毒
【答案】B
【解析】
生命系统的最低结构层次是细胞,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项错误;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磷酸、核糖和4种碱基共6种,B项正确;病毒无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C项错误;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只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将其中的病毒释放出来,杀灭病毒需要抗体参与,所以被感染者需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杀灭寨卡病毒,D项错误。
2.2.图甲是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乙表示RNA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由a到b的过程中,必须脱去一个水分子
B. 图乙初步水解, 需要断裂的是②处
C. 图乙中的b可表示构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图甲的全过程都发生核糖体上
【答案】D
【解析】
甲图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其中a是氨基酸,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场所是核糖体,有些蛋白质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能形成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乙图是RNA分子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1分子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核糖组成,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核糖核苷酸链。
a到b的过程是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脱去了1分子水,A正确;RNA初步水解得到核糖核苷酸,所以需要从相邻核苷酸之间的②处断裂,B正确;图乙中的b表示核糖核苷酸,它是构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正确;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只有肽链的合成在核糖体上,空间结构的形成常常还需要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合成、加工,D错误。
3.3.下列说法中,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的是( )
A. 线粒体内膜比外膜表面积大,为酶的附着提供了场所,利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顺利进行
B.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分配
C. 细胞体积大,物质运输效率低,所以细胞越小越好
D.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有利于氧气的运输
【答案】B
【解析】
线粒体内膜比外膜表面积大,为酶的附着提供了场所,利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顺利进行,A错误;染色体比染色质形态稳定,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正确;细胞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高,但细胞中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等结构,因此,细胞的体积不是越小越好,C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有利于氧气的运输,D错误。
4.4.按如图所示安装渗透作用装置,将半透膜袋缚于玻璃管下端,半透膜袋内部装有50 mL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将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换为质量浓度为0.3g/mL淀粉溶液的,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会增加
B. 将玻璃管及缚于其上的半透膜袋适当向上提升一段,玻璃管内的液面位置相对于上端管口的位置下降
C. 若换用较大表面积的半透膜,达到平衡所用时间会缩短
D. 达到平衡后,向烧杯中加适量清水,玻璃管中的液面也会上升
【答案】A
【解析】
将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换为质量浓度为0.3g/mL淀粉溶液,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减小,进入玻璃管内的水分减少,则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会降低,A错误;将玻璃管及缚于其上的半透明膜袋适当向上提长一段,玻璃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玻璃管内的液面位置相对于上端管口的位置将下降,B正确;换用较大表面积的半透膜,物质运输的效率加快,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会缩短,C正确;达到平衡后,向烧杯中加适量清水,烧杯内的液面升高,液体的压力差减小,由烧杯进入半透膜的水分子增多,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上升,D正确。
5.5.下列关于酶催化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温降低分子运动速度,抑制酶的活性
B. 高温激发酶的活性,提高酶促反应速率
C. 增大底物的浓度,酶促反应速率可以持续上升
D. 增加酶的物质量,酶促反应的产物量随之增加
【答案】A
【解析】
低温降低分子运动速度,使酶与底物的接触变慢,抑制酶的活性,A正确;高温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会降低酶促反应速率,B错误;增大底物的浓度,会使酶促反应速率上升,但也受酶的数量的限制,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不再上升,C错误;酶的作用只能提高反应速率,减少反应所需的时间,并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增加产量,D错误。
考点: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6.6.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内催化甲→ATP过程所需酶与酶1空间结构不同
B. 乙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单位之一
C. 丙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合成
D. ATP为生命活动供能需经过图示整个过程
【答案】D
【解析】
细胞内甲→ATP过程为ATP的合成过程,所需酶为ATP合成酶,与酶1(ATP水解酶)空间结构不同,A正确;乙为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正确;丙物质为腺苷,丁为磷酸,可用于磷脂的合成,C正确;ATP为生命活动供能过程为ATP的水解过程,需经过图示ATP→甲的过程,D错误。
7.7.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d点在纵轴方向上均上移
B. 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 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D. c点时该植物的02产生量为N1一N2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要求考生理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图中b点为光补偿点,c点为光饱和点,d点出现光饱和现象,a点的纵坐标代表细胞呼吸强度,可据此分析答题。
根据题意,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则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细胞呼吸强度增强,所以a点上移;d点对应的纵坐标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因此d点在纵轴方向上也应该上移,A正确;由于b点时净光合作用强度为0,即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因此b点前植物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a点时叶肉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除受温度影响外,还受环境中氧气浓度、植物含水量等其他因素影响,C错误;c点为光饱和点,c点时该植物的02产生量(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释放的02量+细胞呼吸吸收的02量=N1+N2,D错误。
【点睛】解题方法指导:
(1)光合作用曲线中补偿点和饱和点移动规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