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70字。
课题:种群的特征
课例撰写:邹帅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
一、教学概况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第1课时,重点学习种群密度这一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导入新课时,结合实物图片从个体水平过渡到群体水平稳态的研究;通过对蝗灾、放牧和捕鱼等生活实例的分析,引出种群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人教版教材关注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学习,其中样方法是重点。结合学情和季节特征,设计了模拟样方调查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说明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 解释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原理。
能力目标:1 尝试用样方法模拟调查种群密度。
2 训练表达与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1 培养细致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2 体会科研工作的复杂与艰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样方法的实施
教学难点:1 样方法的实施
2 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推导
(四)教学流程图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
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这是什么?
生:麻雀。
师:这是一种动物,咱们前面学过了,动物要维持个体水平的稳态需要靠三
种调节方式,还记得吗?
生: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师:再看看这是什么?
生:菊花。
师:菊花?再看看这是它成熟了的模样。
生:蒲公英。
师:作为植物,它们也要维持个体水平的稳态,主要靠什么方式呢?
生:生长素。
师:生长素,那是什么调节?
生:体液调节。
师:体液调节,对于植物来说,也可叫做激素调节。对吧?我们学过了个体水平的稳态。那么,请看,这是什么?
生:麻雀。
师:还是麻雀,它们怎么了?
生:在树上/好多麻雀。
师:一群麻雀。那么这是什么?
生:一群蒲公英,一片黄花
师:一片黄花,也是一群。那么,从个体变成了群体,它们需不需要维持这个水平的稳态呢?
生:需要。
师:也需要。那怎样维持稳态呢?好,这是咱们从第四章开始需要学习的问题。
(二)教学环节二——引出种群的数量特征
师:这里又给了大家一个种群,快看看这是什么?它正在干什么?
生:蝗虫。吃植物。
师:它正在大肆啃食植物/庄稼,看上去已经达到了一个虫灾的程度。那么要控制虫灾,首先要控制害虫的什么呀?
生:数目。
师:大家再看看这个图呢。
生:羊。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