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动物调查》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冀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13 9:36: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renheren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60字。

  田野动物调查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继“在实验室里观察动物”之后,对常见动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走出实验室,到大自然进一步观察动物的实践活动课。探究竟中明确给出了教学组织形式,技能卡要求学生对不同的动物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分类进行观察。通过让学生参与制定调查方案,亲自进行田野动物调查,得出结论,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知识链中关于地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以此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懂得如何科学地调查野生动物存在的状况,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的意义。
  本节课是学习有关动物知识的入门课,主要根据书中的知识链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观察与调查活动,使学生掌握观察和调查的一般方法,在观察和调查中熟悉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与环境、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并尝试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尝试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难点:
  (1)试描述身边动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2)引起学生关注周围动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动物资源。
  学生分析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调查活动这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满足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如通过调查,发现了多种动物会感到惊奇,喜爱的动物乐意观察、更乐于描述。同时由于本节课的活动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强,如果事先没有一个周密的调查方案,学生的调查活动很可能会走过场,限于表面的红花热闹。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合理地分工合作。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本课正是以此理念为指导,通过田野动物的调查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实践能力等。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2.描述身边的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技能性目标:
  尝试观察、调查、资料分析等研究各种动物的基本技能。
  情感性目标:
  1.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情感。
  2.关注周围动物的生存状况,加强保护动物,合理利用动物资源的意识。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