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50字。
种群数量的变化
温州二十二中学 林银萍
一、 设计思想:
课程标准关于本节的内容具体标准为“尝试建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的变化”。显然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释生命现象,揭示生命规律是本节教学的着眼点。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的桥梁,具有解释、判断、预测等重要功能。在科学研究中,数学模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新规律的有效途径之一。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同时通过将生物学知识与数学的整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此次建构模型能力,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将数学的公式和方法引入生物学研究,形成系统的观点,为学生将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的另一个特色是积极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将探究性活动引入课堂。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不仅仅体现为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更应该体现在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之中。本节的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并能通过实验结果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数学模型。这样的探究活动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给教师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教材在安排种群的特征之后的内容,学生已有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做为铺垫。在整个模块中的这是能力要求很高的一节课,根据《课程标准》、《省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通过完成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能利用实验结果建立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并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的变化。通过举例说明环境容纳量的概念能使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其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对学生而言是相对有难度的,也是本节的教学重难点所在,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解决生物学知识以及解决实际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有种群的概念、特征及群落等相关知识做为铺垫。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遇到的难题就是如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但是由于高中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概念也不是完全陌生,学生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孟德尔遗传规律时对遗传规律的认识。因此可以说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解释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因此在认知上并不是非常困难。另外本节内容还包括探究性实验教学,这是相对难度较大的实验,探究性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何探究等问题是学生面临的难题,但是这里也不是学生的初次遇见,在必修1的影响酶活性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