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70字。
第四章 种群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方式
王鹏(瑞安三中)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种群的指数增长,逻辑斯谛增长和环境容纳量。教材在介绍种群两种增长方式时,分别从形成条件、特点、曲线和实例等角度,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和环境容纳量。种群的数量也是种群的特征之一,因此种群的增长方式是种群特征的进一步深入。并且前面种群特征内容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增长模型。同时也为后面的种群数量波动及调节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种群的一些内容,所以初步了解本章的知识。但是本节课的内容却是初中没接触到的,因此本课内容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区别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方式
②读懂隐含在“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中的信息
③举例说出环境容纳量的概念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学模型的建立
②通过比较两种增长曲线,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③通过理解环境容纳量,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②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养成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价值观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种群的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
2.教学难点及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利用学生已学的内容分析种群增长方式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并结合实例让学生明白种群数量的变化。比较两种增长方式和解决生活中种群数量变化问题加深学生对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的理解。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一段新闻报道:澳大利亚野兔成灾。澳洲本来没有兔子,1859年,一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国人来澳定居,带来了24只野兔,放养在他的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一个世纪之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达到6亿只之多。
提问:(1)利用种群的特征分析此事件?
(2)澳大利亚野兔为什么会成灾?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增长的原因。 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兴趣,引入主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