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打包4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打包42份 Word版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0单元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0单元 第2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0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0单元 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1单元 第1讲 传统发酵技术及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1单元 第2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1单元 第3讲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2单元 第1讲 基因工程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2单元 第2讲 细胞工程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2单元 第3讲 胚胎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2单元 第4讲 生态工程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单元 第1讲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单元 第2讲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单元 第3讲 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单元 第1讲 走近细胞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单元 第2讲 细胞膜和细胞核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单元 第3讲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1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2讲 酶和ATP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3讲 细胞呼吸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4讲 光合作用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单元 第2讲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单元 第3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5单元 第1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5单元 第2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5单元 第3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6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6单元 第2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6单元 第3讲 基因的表达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7单元 第1讲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7单元 第2讲 染色体变异与人类遗传病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7单元 第3讲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7单元 第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8单元 第2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8单元 第3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8单元 第4讲 水盐平衡及血糖、体温平衡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8单元 第5讲 免疫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8单元 第6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9单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9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单元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讲__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
1.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 2.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知识梳理| 夯实高考双基
回扣教材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1.来源: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得。
2.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3.种类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4.最基本元素是C,对生命的意义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种类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
2.含量排序:在细胞鲜重中前四位的依次是水、蛋白质、脂质、糖类;在细胞干重中前三位的依次是蛋白质、脂质、糖类。
三、组成细胞的无机物
1.细胞中的水
(1)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
(2)
(3)自由水/结合水与代谢、抗逆性的关系
自由水/结合水比值高⇒代谢旺盛,但抗逆性差比值低⇒代谢强度降低,但抗寒、 抗旱、抗热等抗逆性强
2.无机盐
(1)存在形式: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含量很少,仅占细胞鲜重的1%~1.5%)
(2)生理功能:①细胞内的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③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基础自测
1.判断
(1)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2)微量元素含量极少,其作用可被其他元素替代。(×)
(3)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4)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而不是C。(√)
(5)在细胞干重中,蛋白质含量最多。(√)
第4讲__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3.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知识梳理| 夯实高考双基
回扣教材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叶绿体的结构示意图
2.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功能
色素的种类 功能
叶绿素 叶绿素a:蓝绿色 主要吸收
蓝紫光和红光
叶绿素b:黄绿色
类胡萝
卜素 叶黄素:黄色 主要吸收蓝紫光
胡萝卜素:橙黄色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的定义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总反应式
CO2+H2O――→光能叶绿体(CH2O)+O2或6CO2+12H2O――→光能叶绿体C6H12O6+6O2+6H2O
3.过程
光反应条件:光、色素、酶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物质变化H2O→[H]、O2ADP+Pi+能量→ATP能量变化: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暗反应条件:CO2、[H]、ATP、酶场所:叶绿体基质。物质变化CO2→C3→CH2OATP→ADP+Pi+能量能量变化: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1讲__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知识梳理| 夯实高考双基
回扣教材
一、基因突变
1.定义: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类型
(1)诱发突变:外界诱发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2)自发突变: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3.特点
特点 解释
普遍性 任何生物中都可发生
随机性 在任何时期、任何细胞和任何DNA中都可发生
不定向性 可向不同方向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低频性 基因突变频率很低
多害少利性 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
4.遗传性
(1)若发生在配子中:可能传递给后代。
(2)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有些植物体细胞的突变可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在人体一些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5.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的产生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6.应用:诱变育种
二、基因重组
1.定义: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类型 发生时期 实质
自由组合型 减Ⅰ后期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交叉互换型 减Ⅰ前期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而交换
3.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4.应用:杂交育种。
第九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1讲__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知识梳理| 夯实高考双基
回扣教材
一、种群的特征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样方法――→适用范围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取样关键随机取样。――→常用取样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2)标志重捕法
①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②计算公式:N=M×n/m(N为种群数量,M为标记个体数,n为第一次捕捉并标记数量,m为重捕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数)。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概念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概念 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概念 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类型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第4讲__生态工程
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
2.生态工程的实例(Ⅰ)
知识梳理| 夯实高考双基
回扣教材
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定义: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3.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4.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
(4)整体性原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①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生态工程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②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才能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5.生态经济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