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生物复习专题专练卷(2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2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0/21 19:44: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高考一轮课标版生物复习:专题专练(26份打包,含答案)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1-1-2集合图解题与水盐吸收曲线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1-1-4细胞中的有机物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1-2-6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1-2-7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1-3-10光与光合作用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1-3-9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1-4-12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2-5-1孟德尔杂交实验(一)——基因分离定律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2-5-2孟德尔杂交实验(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2-5-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2-5-4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2-6-6DNA的结构和复制与基因的概念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2-6-7基因的表达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2-7-11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2-7-1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2-7-9染色体变异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3-10-7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3-10-8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3-11-10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3-11-1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3-11-9生态系统的结构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3-8-3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3-8-5免疫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3-9-6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选修1-4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选修3-4生态工程 Word版含答案.doc
  专题专练——集合图解题与水盐吸收曲线题
  一、选择题
  1.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
  [解析]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两者没有交集;细菌病毒与噬菌体,二者是指同种生物;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答案] B
  2.(2015•连云港模拟)下列不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
  A.a是有细胞壁的生物、b是植物、c是发菜
  B.a是细胞核、b是染色质、c是DNA
  C.a是免疫细胞、b是淋巴细胞、c是T细胞
  D.a是激素、b是蛋白质类激素、c是胰岛素
  [解析] 发菜是蓝藻类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
  [答案] A
  3.下列说法是根据图形作出的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若甲中a和b分别代表硝化细菌和蓝藻,则c可能代表细菌,d可能代表原核生物
  B.若乙中3个圆圈代表3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时,则最容易灭绝的生物是b
  C.若丙中3个圆圈中,a、c表示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b处物种数量比a、c中多
  D.若丁中a和b代表质粒和运载体这两个概念,则a可表示质粒,b可表示运载体
  [解析] 由图乙可以看出,a和c完全重叠且a的生存空间范围远比c小,b与c部分重叠,同时b又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所以最易灭绝的生物是a。
  [答案] B
  4.(2015•长沙一模)下列概念除哪项外,均可用下图来表示(  )
  专题专练——细胞分裂图像与曲线 
  一、选择题
  1.(2015•桂林模拟)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图中对②③④⑤⑥细胞所处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③⑤⑥
  B.②③④为减数分裂,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
  C.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④⑤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解析] 图中③为有丝分裂中期,含有同源染色体,故A、B错;④图所示为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⑥图所示为染色单体分离,且没有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D错,C正确。
  [答案] C
  2.(2015•济南模拟)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B.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②代表染色体
  D.Ⅰ~Ⅳ中③的数量比是2∶4∶4∶1
  [解析] 果蝇的染色体数为2N=8,由于某些时期染色单体数为0,故②代表染色单体,进一步推测③为DNA分子,故C、D错误;由于Ⅱ染色体数为2N,DNA和染色单体数为染色体的二倍,为减Ⅰ前期至后期,在后期可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Ⅲ染色体减半,为次级精卵细胞,故B错误,A正确。
  [答案] A
  3.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其中一定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是(  )
  [答案] D
  4.(2015•济南模拟)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所作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丙三个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③丙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正常情况下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 ④以上各细胞可能取自同一器官,在发生时间上存在乙→甲→丙的顺序
  A.②④  B.②③
  专题专练——K值的表示方法与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
  1.如图为K值的表示方法
  表示K值的是A、B、C、D,表示K/2的是A′、C′、D′。
  2.酵母菌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0~30℃,能在pH值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 h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装置容器内的溶液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mL - -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5 25 5 25
  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 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_______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________________,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________(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3)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1 mm×1 mm×0.1 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图见下图,请在图中标出读数区域。
  专题专练——生态农业
  一、生态农业简介
  1.生态农业及其特点
  (1)概念: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2)特点: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了化肥用量,降低了农业投入。
  (3)意义(目的):建立生态农业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入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2.生态农业常见类型
  (1)桑基鱼塘模式
  人工建立的高产稳产的农业生态系统。做到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茧三丰收,如图所示。
  (2)沼气农田立体养殖模式
  通过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光照、气体和水肥等因素,缩短生产周期,大幅度提高粮食、蔬菜和水果的产量和质量。
  (2014•江西南昌模拟)下图是我国南方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稻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与蛋肉类。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系统中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应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2)该系统将多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整合在一起,提高了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