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6年优质录像课评比厦门一中参评《细胞的能量“通货”——ATP》ppt44(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共15张。课件主要讲解了
福建省2016年优质录像课评比厦门一中参评人教版必修一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课件(15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教学设计--厦门一中林静.docx
细胞能量的通货ATP(厦门一中林静).ppt
5.2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厦门一中 林静
一、设计思路:
基于论证思维的科学探究教学是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将科学论证引入生物课堂,让学生参与论证活动,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学生以感兴趣的资料“萤火虫发光的直接能量供应”为起点,提出了“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的主张;并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寻求更多的资料和论据来支持,当中也有质疑并解惑;通过构建ATP的模型,让学生加深对结构和供能机制的理解。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中培养了严谨的逻辑思维,领悟了论证探究和模型建构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必修1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第2节内容。主要介绍ATP的分子组成及结构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各部分内容联系密切,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同时,本节内容在本章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有助于学生之后学习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知识。也有助于加深领会活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是分不开的等内容。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1第2章内容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明确了能源物质、储能物质等概念,这为进一步学习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是能量的“通货”作了铺垫。高一的学生已经初步建立思维的逻辑性,但不完善,需要教师的引导,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可采用模型及类比使知识形象化。
3.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2)教学难点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对“能量通货”的理解。
三、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目标:
生命观念:
1. 认同能量代谢过程中的“动态的”和“相互联系”的观点。
2. 知道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理性思维:
1.对比ATP和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的异同。
2.通过“资料”分析获取ATP的特点与作用。寻找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的证据进行论证。
3.评价模型的合理及科学性
科学探究: 养成探究与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思维
社会责任: 应用生物能量转换的观点,解决能量应用的问题。
四、教学策略
1.基于论证的教学模式:
根据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出发,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素材,让学生从材料中提出“观点”,并在论证中自主地获得知识,创造一个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课堂。
2.模型构建方法:
模型是对一种对原型做出简化的概括性描述的方法,用模型来模仿原型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探究结构及功能的本质及内在规律。教师提供代表腺苷和磷酸的材料,让学生建构ATP的结构模型,探讨ATP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机制。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1.20世纪的诺贝尔奖中,有4项与ATP有关,它的发现和认识是20世纪生命科学的重要事件。
2.展示厦门萤火虫公园的美丽场景,引发学生发问:萤火虫为何会发光?发光的能量从何而来? 感受夜空中与星光媲美的点点流萤,开启探究之旅。
学生思考:能量来自细胞中的能源物质:葡萄糖或ATP。 激发兴趣,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