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练习案(打包4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1/19 20:26: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练习案(打包4套)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案新人教版201810173213.doc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1讲染色体变异练习案新人教版201810173215.doc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2讲人类遗传病练习案新人教版201810173217.doc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3讲生物的进化练习案新人教版201810173219.doc
  第七单元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2018•南昌六校模拟)链霉素能与原核生物核糖体上的S蛋白结合,从而阻止了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现有一种细菌,其S蛋白上有一个氨基酸种类发生改变,导致S蛋白不能与链霉素结合。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链霉素是抗此种细菌的特效药
  B.链霉素能诱导细菌S蛋白基因发生相应的突变
  C.该细菌内S蛋白的空间结构可能发生了改变
  D.该细菌S蛋白基因可能缺失一个或两个碱基
  解析:C [链霉素不能与此种细菌的S蛋白结合,使链霉素失去作用,A错误;链霉素不能定向诱导基因突变,B错误;蛋白质的功能与空间结构密切相关,C正确;该细菌S蛋白仅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最可能是发生了碱基替换,D错误。]
  2.(2018•山东泰安高三期末)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R、r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B.豌豆淀粉含量高、吸水多涨大、呈圆粒是表现型
  C.在a、b过程中能发生A—T、C—G碱基互补配对
  D.参与b过程的tRNA有20种,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解析:B [根据题意“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可知产生了新基因,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表现型是指生物表现出的性状,B正确;a表示转录,b表示翻译,过程中发生A—U、C—G碱基互补配对,C错误;tRNA的种类有61种,D错误。]
  3.(2018•陕西宝鸡九校联考)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DNA结构改变
  B.基因型为Aa的植物连续自交,F2基因型比例为3∶2∶3,这是由基因重组造成的
  C.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的变异,也可能属于可遗传变异,如三倍体无子西瓜就属于可遗传变异
  D.基因重组包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解析:C [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才是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型为Aa的植物连续自交,得到的F2基因型比例为3∶2∶3,这是基因分离导致的结果,不是基因重组,B错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而引起的变异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不一定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C正确;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不是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D错
  第七单元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
  1.(2018•广州六校联考)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会出现抗药性强的病菌,使青霉素药效降低,其原因是(   )
  A.细菌定向变异的结果
  B.细菌对青霉素有选择作用
  C.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
  D.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适应性
  解析:C [细菌的抗药性本身就有差异,既有抗药性强的,又有抗药性弱的。长期使用某一种抗生素,就会大量杀灭抗药性弱的细菌,抗药性强的就会大量繁殖,这就是自然选择,起选择作用的因素是青霉素。]
  2.(2018•浙江温州十校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不同性状个体繁殖率的差异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D.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解析:B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A错误;不同性状个体的繁殖率不同,可能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多倍体的产生没有经过地理隔离,D错误。]
  3.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
  A.43%       B.48%
  C.52% D.57%
  解析:B [未入侵之前VV个体有3 000只,Vv个体11 000只,vv个体6 000只,入侵后VV变为3 000+2 000=5 000只,其他类型个体不变,但总数变为22 000只,则V基因频率为(5 000×2+11 000)/(22 000×2)≈48%。]
  4.如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丙作为食物。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能确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