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一生物《稳态与环境》暑假作业(10份打包)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新课标2016年高一生物《稳态与环境》暑假作业10份(10份打包)
新课标2016年高一生物《稳态与环境》暑假作业1.doc
新课标2016年高一生物《稳态与环境》暑假作业10.doc
新课标2016年高一生物《稳态与环境》暑假作业2.doc
新课标2016年高一生物《稳态与环境》暑假作业3.doc
新课标2016年高一生物《稳态与环境》暑假作业4.doc
新课标2016年高一生物《稳态与环境》暑假作业5.doc
新课标2016年高一生物《稳态与环境》暑假作业6_.doc
新课标2016年高一生物《稳态与环境》暑假作业7_.doc
新课标2016年高一生物《稳态与环境》暑假作业8_.doc
新课标2016年高一生物《稳态与环境》暑假作业9.doc
新课标2016年高一生物《稳态与环境》暑假作业1
一、 单选题。
1.夏令营活动中,不少同学的脚底磨出了“水泡”,用针挑破后流出了一些近无色的液体,这些液体主要是( )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2.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采摘的枝条中,芽多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赤霉素在未成熟的种子中含量较多,能促进果实发育
B.温特实验证明了影响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物质是吲哚乙酸
C.带芽的枝条扦插容易成活,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并能极性运输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片的衰老和脱落
4.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存在T细胞
B.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
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5.2014年,埃博拉病毒肆虐南非,造成大量人员死亡。该病毒入侵人体后,会引起人体相应的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B.相同病毒再次侵入人体,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C.抗体可直接作用于细胞外的病毒,而对细胞内的病毒不起作用
D.淋巴因子、溶菌酶都是免疫活性物质,均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
6.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细胞和T细胞均是在骨髓中产生和成熟的
B.体液免疫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7.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③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 D.
8.某些神经细胞膜上存在GABA受体,GABA受体是一种氯离子通道, r-氨基丁酸能激活GABA受体,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使氯离子流入神经细胞内。若突触前膜释放r-氨基丁酸,则后膜的电位变化是( )
A.转为内正外负,且绝对值减小 B.仍是内负外正,且绝对值增大
C.转为内正外负,且绝对值增大 D.仍是内负外正,且绝对值减小
9.19世纪流行这样一种理论:动物血液中的糖都是直接从食物中来的,血液中的糖的多少取决于所吃糖的多少。为了检验这种理论,贝尔纳用狗做了以下实验:他用糖和肉分别喂狗,几天之后,发现它们血液中都有大量的糖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贝尔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支持当时流行的理论
B.实验说明血液中糖的来源不仅是直接来自糖类食物
C.减少食物中糖的摄人就能控制血液中糖的含量
D.食物中的肉进人体内后能通过生化反应转变为糖
10.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下列有关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预期,错误的是( )
A.实验大鼠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兴奋,产生冷觉
B.实验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C.实验大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
新课标2016年高一生物《稳态与环境》暑假作业2
一、 单选题。
1.如图是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小于2f
B.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
C.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根向地性,测得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g,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为2f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
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B.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C.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
D.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低导致其生长受抑制
3.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4.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
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D.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5.图中甲、乙细胞及物质A可以分别表示为( )
A.效应T细胞、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抗体
B.传出神经元、传人神经元、神经递质
C.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细胞、神经细胞、甲状腺激素
6.兴奋在传导过程中,会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表示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酰胆碱和Gly均表示神经递质 B.A处6点时膜内为正电位
C.离子通道甲表示钠离子通道 D.抑制Gly释放将阻断兴奋由A到B的传导
7.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下列各项中,与P点相对应的是( )
A.具顶芽植株的侧芽部位
B.植株横置时,茎弯曲部位的近地侧
C.植株横置时,根弯曲部位的背地侧
新课标2016年高一生物《稳态与环境》暑假作业3
一、 单选题。
1.如图是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小于2f
B.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
C.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根向地性,测得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g,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为2f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
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B.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C.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
D.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低导致其生长受抑制
3.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4.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
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D.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5.图中甲、乙细胞及物质A可以分别表示为( )
A.效应T细胞、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抗体
B.传出神经元、传人神经元、神经递质
C.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细胞、神经细胞、甲状腺激素
6.兴奋在传导过程中,会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表示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酰胆碱和Gly均表示神经递质 B.A处6点时膜内为正电位
C.离子通道甲表示钠离子通道 D.抑制Gly释放将阻断兴奋由A到B的传导
7.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下列各项中,与P点相对应的是( )
A.具顶芽植株的侧芽部位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