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ppt37(3份打包)
- 资源简介:
共11张。课件制作精美,内含视频素材。知识点讲解透彻。讲练结合,适合新课教学使用。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flv.mp4 17.06 MB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1张ppt.ppt 0.96 MB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doc 62.50 KB
教学主题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基因的表达是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以及有关染色体相关的知识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基因与DNA以及染色体的相互关系,认识RNA的形成过程,RNA的分类,认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
《基因的表达》既是本节教材的重难点,更是考试的焦点,也是学生将来学习基因结构以及基因工程的基础。特别是对基因概念的掌握运用是高考的着眼点,以基因工程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中心法则”的理解也是高考的热点。
2、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地位,以及课题研究的需要,确立了以下目标。掌握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之间的区别及联系。掌握基因的表达过程中的有关碱基的计算的规律。理解中心法则,明确基因与形状的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基因的表达过程。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依据:这部分内容是以后学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基础,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对后面知识的学习,而且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比较复杂,较为抽象。
二、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了思维能力和总结、推理能力,本人所教班学生总体素质较好,思 维比较活跃,在复习阶段,如能给予适当的引导,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变通,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归纳、整理,亲历思考、总结的过程,使已学知识升华,是符 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直观形象的示意图、模型及视频动画来辅助教学,注重对知识进行回顾回顾、比较和总结,这样 利于目标的达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掌握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2) 掌握基因的表达过程中的有关碱基的计算的规律。
2:能力目标:理解中心法则,明确基因与形状的关系。
3:情感目标:深刻领悟基因的表达,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本节课主要对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应用了PPT、白板、投影仪和网络多媒体。其中网络多媒体主要应用于课件的制作和相关动画视频的下载。
导入环节——利用PPT课件呈现《侏罗纪公园》的资料图片、播放电影中的一段如何恐龙如何复活的视频、创设问题情景,引出恐龙能否复活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产生思维碰撞。教师趁机引导学生欣赏本章章图,提出问题:“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呢?”,从而顺利切入主题。
授课环节——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将需要探究的问题、问题小结,图片的识别、列表制作于PPT中,有机的与本节课的内容结合起来,比如把课本的插图做在PPT中,指导学生识图;播放基因表达的动画视频,直观辅助了学生在分子水平上认识转录和翻译过程,把抽象、复杂、微观的过程动态化、形象化、宏观化。多媒体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课堂容量大,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学效果明显。
合作探究和成 果展示环节——投影仪的应用将学生探究的结果及时直观地展现出来,更好地针对学生思维的错误和创造进行形成性的评价。白板的应用穿插整节教学活动中,师生 互动更为方便。在教学中,通过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知识直观化、教学评价更即时,能够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 的要求。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介绍侏罗纪公园电影的海报,并播放电影中的一段视频,并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了基因能够控制生物的性状,那么根据这一认识,我们能不能像电影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
要是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我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观看视频,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能够想到:需要用恐龙的DNA将恐龙的性状表达出来。
如何表达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利用PPT展示图片,并播放电影中的片段
讲授
探究一 DNA与RNA 引导学生看第四章的章图,请学生阅读章图中的文字和图解,得出基因表达的概念。
创设问题情境: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那么两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比喻:两个国家元首要进行交流会晤,但是元首不能离开本国,那么就需要一个信使进行通信,在细胞中,谁来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呢?
展示DNA与RNA比较表格,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RNA能作为DNA的信使?
学生通过看图比较DNA与RNA的区别,分别在分子结构、基本单位、五碳糖、碱基种类等方面进行分析,理解RNA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 利用PPT展示DNA和RNA的比较表格,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进而得出RNA的作用。
探究二 转录的过程 进一步提出问题: RNA又是如何解读DNA的遗传信息的?
播放DNA转录成RNA的动画视频,并探究以下问题:
1、转录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2、转录过程中的模板、原料、酶分别是什么?
3、转录与复制过程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后进行展示,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评,最后对转录过程进行小结。 学生观看视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讨论,完成后进行小组展示 播放DNA复制和转录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对转录过程有着直观形象的认识
探究三 翻译的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转录得到的RNA仍然是碱基序列,而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那么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对应呢?
比喻:这就类似于由汉字组成的汉语如何与字母组成的英语进行对应一样
教师对密码子,反密码子及它们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进行讲述,并引导学生对学案上的相应题目进行分析。
过渡:既然解决了翻译的问题,那么RNA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呢?
播放翻译的动画视频,并提出问题:
1、氨基酸是如何进入核糖体的?
2、翻译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3、翻译与转录、复制过程的异同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学生进行思考,很容易联想到英汉词典,进而接受密码子表
学会查密码子表,并了解推算密码子种类和数目的方法
学生观看视频,并进行合作探究,初步构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框架 利用PPT展示密码子、反密码子的比较,加强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播放翻译的视频,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转录和翻译的动态过程,有利于形成统一的知识脉络
总结 比较复制、转录、翻译 用PPT展示三个过程区别的大表格
提问学生答案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表格应填入的内容 PPT展示大表格
训练 PP展示几个典型例题 学生独立完成 PPT 展示
评价 PPT展示 学生做好记录 PPT展示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基于本节的特 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从以下几点进行设计:一方面设计运用好问题串,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设置问题串,层层设疑,激发并保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以利于将问题步步深入,营造出探求、推理和发现的科学研究氛围,诱导学生积极应答,参与讨论,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推进。另一方面调整课堂结构,不再利用传 统的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教学叙事程序,而是采用从整体到局部,先了解全貌再深究细节的程序;采用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的播放等多种形式,把抽象、复 杂、微观的过程动态化、形象化、宏观化。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有益于学生形成对转录和翻译内在联系的统一认识。还有,为了是本节课能够顺利进 行,提前为学生准备了学案,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能利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原理和过程,大大提高学生的学 习效率,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