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细胞代谢》单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5题,约8470字。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题5.细胞代谢)
一、选择题
1、某细胞能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物质X,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溶液中X的浓度低于细胞中时,也会发生X的吸收( )
②只有在有氧气时才发生X的吸收③物质X的吸收随温度变化,而且有一个最适温度
A.①说明该物质能逆浓度梯度吸收进入细胞,该物质可能为二氧化碳
B.②说明该物质吸收的方式消耗能量,该物质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C.③说明该物质的吸收受温度影响,原因是温度影响膜的流动性
D.综合①②③判断,该物质吸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低温环境中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减慢,主要是因为低温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减少
②细胞膜对Na+的运输可同时具有b、d两种方式
③交叉输血出现凝集反应与图中的C有关
④图中a、b、c、d、e过程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
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然后将两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 ℃表示)环境中保温15 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经过多次实验,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t/℃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40 ℃左右是凝乳酶比较适宜的温度
B.将装置A内的混合物加热到40 ℃会发生乳汁凝固
C.必须先将酶和乳汁分别保温一段时间,再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然后保温并记录乳汁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D.将装置F内的混合物降温到40 ℃就会发生乳汁凝固
5、下图中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D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6、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蓝藻细胞的①②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膜上,③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 植物细胞④过程的进行与⑤~⑩过程密切相关,与②过程无关
C. 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②
D. 图中②过程O2的释放量小于⑩过程O2的吸收量,则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
7、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别 光照时间(s) 放射性物质分布
1 2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2 20 12种磷酸化糖类
3 60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m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B.每组照光后需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
C.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12种磷酸化糖类
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
8、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小时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速率恒定),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