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江专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3.8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23 9:59: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zzzysc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二轮 第一部分专题四第1讲专题强化训练.doc
二轮 第一部分专题四第2讲专题强化训练.doc
二轮 第一部分专题四第3讲专题强化训练.doc
二轮 专题四第1讲.ppt
二轮 专题四第2讲.ppt
二轮 专题四第3讲.ppt
共3个课件,3份习题。
  1.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回复突变为A基因
  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畸变
  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解析:选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1基因仍有可能突变为A基因,A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这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杀虫剂的作用是对害虫的抗药性状进行选择,D错误。
  2.如图是某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态示意图(a~f 、a+~f+代表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中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解析:选C。孟德尔在观察到F2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接近3∶1时,提出的假说是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内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在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演绎”过程是若假说成立,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其比例接近1∶1。
  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1.科学理论的得出离不开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运用了物质分离、提取和鉴定技术
  B.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含有大量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C.威尔金斯等提供的DNA衍射图谱数据,为沃森和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供了支撑
  D.1958年,科学家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解析:选B。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是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脂质和多糖等一一提取出来(运用了物质分离、提取技术),分别和R型活菌培养,观察菌落的特征(运用了鉴定技术),A正确;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离心后密度小的上清液中,含有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B错误;沃森和克里克以威尔金斯及其同事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C正确;1958年,科学家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根据双链DNA在试管中的分布情况,证明了DNA分子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的,D正确。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