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5.4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doc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5.4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ppt
课件共17张,教案约5020字。
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柯长茂
授课班级:K一7
时间:2015年12月11日
一、课程目标
1.科学价值:
(1)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体现的科学方法
(2)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3)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人文价值:
(1)领悟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2)体验科学探究历程,体会科学概念是在不断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形成;
(3)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学科中的有关知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4)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二、核心概念
光合作用
三、问题思辨
光合作用的思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植物营养来源于“土壤汁”,海尔蒙特通过柳树实验否定了这一观点,并提出植物营养来自水。但海尔蒙特也忽略了别的因素,植物不光可以从土壤中获得物质,同样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然而他也忽略了光在其中的作用。英格豪斯通过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发现了植物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更新空气。之后,随着人类对空气组成的了解逐步深入,我们认识到植物吸收的是二氧化碳,产生的是氧气。梅耶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提出植物生长的能量来自光能,同时也指出光合作用会存在一种物质来承载光量转变而来的化学能。萨克斯的半叶法实验则证明了光合作用还可以产生淀粉。恩格尔曼通过精巧的实验运用显微镜观察好氧菌在水棉周围的分面,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上。之后同位素标志法的出现,鲁宾和卡门进一步证明了产生的氧气来源于水。卡尔文运用相同的办法发现了碳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途径。至此,光合作用的过程基本被大家所熟知,然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并未就此停止,人类对它的探索还在不断加深。
四、知识建构
1.知识与思想建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