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ppt7
- 资源简介:
共31张,讲练结合。含配套教案,约3290字。
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
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核内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了解染色体的类型,识记常见生物的染色体数量。
2.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
3.掌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态、数量、行为的变化,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
4.通过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使学生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构建模型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用简约的科学术语概括、总结和表达生物现象的能力。
2.通过手工制作模型,在制作过程中设计构思、查阅资料、寻找实验材料、探索发现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相应变化规律,来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与遗传规律的联系明确探究性思维,在生物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于未知现象的探索、质疑精神。
3.养成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品质和构建模型的能力。
4.减数分裂内容在于揭示生命延续体会的生物的奥妙。
二、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章“染色体与遗传”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基础,从教材编排体系来看,第一章孟德尔定律,重视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要从遗传学上理解孟德尔定律必须系统的学习“染色体与遗传”。这一模块的其他内容与本章息息相关,如生物的变异和生物的进化。同时本章还是选修模块的知识前提如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都是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为必要的知识基础。
只有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才能理解“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与其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为以后的生物的进化奠定基础。总之,“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是“遗传与变异”中的重中之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减数分裂各个阶段染色体行为、数量、特征的变化。
难点:掌握各阶段染色体数量的变化特点;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建议课时】
1课时。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完了《分子与细胞》模块,具备了比较强的生物学习的能力,学习过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于细胞分裂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虽然高中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抽象,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都比较强,而这一节的内容相对来说非常抽象,可能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的挑战。教师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尽量化抽象为直观、具体,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这样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的成功感。
四、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这一小节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先用有丝分裂过程来回顾原有的关于细胞分裂的知识点,进而引出减数分裂的初步概念,学生对减数分裂概念的掌握不可能一
资源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