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导学案5
- 资源简介:
约4730个字。
秋天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聚焦】
为什么说诗歌所描绘的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难点突破】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走进作者】
何其芳,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家。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散文集《画梦录》,结集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诗集《预言》、《夜歌》(后改名《夜歌和白天的歌》),作品集《刻意集》,散文集《还乡杂记》、《星火集》及其续编等。何其芳早期诗作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参加革命后诗歌变为平易朴实,乐观豪放。他又以写抒情散文著称,《画梦录》中的篇章常用象征手法,构思精巧,文字秾丽,富于艺术的独创性。以后在《还乡杂记》中的篇什则趋于朴素自然,感情犷放,格调明朗。
【拓展链接】
描写秋天的诗句
①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②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⑤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⑦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唐•(刘禹锡《秋风引》)
⑧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