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4890个字。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一定的诗歌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鉴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3、朗读直至背诵课文;
4、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亲情。
教学重点:
以朗读、想象感悟散文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提高朗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习和借鉴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老师先给你们来欣赏两张图片,怎么样,漂亮吧?
生活中,你们见过这种花吗?在咱们中国可见不着这种花呢!因为它是印度的圣树,在印度人眼里,它不但是美丽的,更是神圣的!有一位作家以这可爱的花名为题,写了一首散文诗。这会是一首怎样的诗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金色花》。
(二)介绍作者
1、这是一首富有童真童趣,又充满想象的小诗,写这首诗的作者会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这位作家。(图片出示泰戈尔)认识他吗?师介绍:泰戈尔:印度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被称为印度的“诗圣”。他的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吉檀枷利》和《园丁集》等,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师补充介绍诺贝尔文学奖:知道什么是诺贝尔文学奖吗?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文学奖项。从1901年设立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我们亚洲只有4个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而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
(三)整体感知
1、老师特别喜欢这首小诗,我已经读了至少不下十遍。可是,课堂上,老师还想再来读读这首诗,你们愿意听吗?
2、师范读。(配乐)
3、正音:
嗅( xiù ):闻(气味)。
罗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地笑。
祷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4、初读知情:
1.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2. 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3、既然大家都喜欢它,那就读它吧,行吗?(大声朗读读的差不多了吗?)
4.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