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案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7/22 16:33: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40字。

1. 在山的那一边
    湖北省松滋市王家桥中学  黄晓妍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诵读法。以“读”为主线,通过反复的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品味诗歌的形象美,体会诗歌的意蕴美。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每个人心灵的天堂,都飞扬着梦的精灵。当一个山里孩子每天面对无言的群山时,他的梦想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王家新的诗歌《在山的那一边》,倾听一个山里孩子的诉说。
二、简介诗歌,交待学法
1. 诗歌是文学的一类,它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富有节奏韵律,往往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一般分行排列。
2. 学“诗”关键在于“读”,读出音韵美、读出形象美、读出意蕴美。
三、读出音韵美。
1、 读得字正腔圆
⑴学生默读全诗,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
⑵指名生读,要求读准字音。
2、读得抑扬顿挫
⑴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诵读中的语气、语速、停顿等
⑵学生练习朗读,要求语音正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⑶分组读、齐读,要求读得抑扬顿挫
四、读出形象美。
1、学生边默读诗歌,边圈点批画,品读诗中的形象,然后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透过(诗中的某词某句),我读出了一个(         )的‘我’的形象。”
“透过(诗中的某词某句),我感受到了‘我’的(什么情感)。”
2、 交流、明确。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⑴透过“我常伏在窗口痴想”,我读出了一个充满幻想的“我”。
⑵透过“枯干”一词,我读出了一个 “我”对理想的无限渴慕。
⑶透过“一次又一次”,“夜夜”,“一次次”,我读出了一个为了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我”。
⑷透过“铁青着脸”,我读出了一个“无比失望”的“我”,透过“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又读出了一个“充满信心”的“我”。
⑸透过“依然”,我读出了一个“对理想无比执着”的“我”。
⑹透过一个“飘”和一个“扎”,我读出了一个“逐渐成长,理想日益坚定”的“我”。
……
3、 指导朗读,怎么样才能读出诗歌的形象之美呢?
明确:通过重音、语气、语调的处理,读出感情。
示例:“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的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