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82字。
二、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上册第2课)
浙江省青田中学(323900) 叶小弟
(创意说明:变读设计即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创造性地“导”,学生创造性地“读”,以改变课文内容、改变学生角色的阅读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最大限度地张扬学生的思维个性,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2、 品位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3、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2、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启发人们要实现远大是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战胜失望,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今天我们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他是怎样从爬山这件小事,感悟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
二、变标题——理解内容 可从不同角度自拟标题,这既是建立在对课文内容及主旨初步理解和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又是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主旨更进一步理解和把握的策略和方式。可有如下说法:
第一次爬悬崖
脱险
永远不能忘记
战胜恐惧
八岁的记忆
最初的那一小步
没什么了不起
战胜自己才能相信自己
星光下的悬崖
当朋友离我而去
父亲的话
……
三、变语言——体会深意 文中许多语言是值得细品的,用“变”的手法进行比较体味,方能理解其深意。
1、“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将这句中的“至今”删掉,将“感觉得到”换成“回想起来”,比较一下效果。(“至今”强调了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所以虽已年过花甲仍然记忆犹新,而且是能够清晰地“感觉得到”那种闷热,“感觉得到”是从生理器官的感觉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