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析及《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21 16:15: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30个字。
  第四单元
  本单元主题为科学世界。所选课文都是既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又有很强的文学色彩的作品,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的作品,所以在教学时要做到两重目标兼顾,不要偏重于科学性而忘了文学性,也不要偏重于文学性而忘了科学性。兼顾科学性和文学性的前提下,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语文教育为核心,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是在学好语文课文的基础上的自然延伸。不要把语文课上成地理课、生物课或其它科学课。
  本单元选编了五篇课文,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山市》。这些课文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内容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教学时要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习这个单元,必须抓住如下要点:
  1、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激发自我的求知欲。借助图书馆或互联网,搜集、查阅有关材料,丰富自身的科学知识,掌握开展探究科学问题的方法。
  2、学会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并抓住主要信息。在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概括课文的要点,提高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
  《看云识天气》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教学方法:列表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课型:讲读课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观看每日的天气预报,积累与天气预报相关的词句与词汇,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乱叫声。
  从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风雨来临时的场面,由什么变化引起了雨的到来?对,是云、风的到来引起的,所以说,云的变化就能暗示天气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云和天气的关系的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板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课文,思考:
  1、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2、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