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联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4题,约10590字,有答案解析。
河北省承德市联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1.孟德尔利用高茎和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实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 B. 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
C. 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D. 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答案】D
【考点定位】孟德尔遗传实验
【名师点睛】1、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2.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为9:7,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映的性状分离比是
A.1:1 B.2:1 C.1:3 D.1:2:1
【答案】C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名师点睛】遗传规律的拓展
根据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图解:
可知:F2的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但在一些试题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比例,如:15︰1、12︰3︰1、9︰6︰1、9︰3︰4等,实际上都是课本9:3:3: 1 的变式比。
1.互补和累加
(1)互补作用:两对基因在显性纯合(或杂合)时共同决定新性状的发育,只有一对显性基因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某一亲本的性状。所以在F2中能表现出9:7的表现型比率。
(2)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则能产生第二种相似的性状,当2对都是隐性基因时则表现出第三种性状。F2产生9:6:1的表现型比率。
(3)重叠作用:不同对的基因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并且具有重叠作用,使F2产生15:1的表现型比率。
(4)当两对非等位基因决定同一性状时,由于基因的相互作用,后代会出现其一性状的叠加。表现型只与显性基因数量多少有关。
2.基因相互抑制现象
(1)显性上位: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阻碍作用;起阻碍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基因型为A_B_或aaB_时呈现一种表现型。所以在F2表现型的分离比例为12:3:1。
(2)隐性上位: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阻碍作用,也就是说bb对A_起阻碍作用,当基因型为A_bb或aabb时表现同一种表现型。F2表现型的分离比例为9:3:4。
(3)抑制作用: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称这对基因为显性抑制基因.F2表现型的分离比例为13:3。
3.下图表示某一高等动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其中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