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读的10对作家
作者:不详 时间:2007/3/19 16:46:0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8、博尔赫斯VS科塔萨尔
懒得再去细说博尔赫斯,从南海出版公司的《博尔赫斯文集》(三卷本)到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博尔赫斯全集》(五卷本),我们只看到了名称和数量的变化,翻译的质量却很值得怀疑。镜子、迷宫、老虎、时间、花园等反复重现的词汇,让我们对这位阿根廷的失明老人简直有点厌烦了。他的短篇小说更像是一本袖珍辞典,“小资”们人手一册,随便翻翻。
科塔萨尔是博尔赫斯最得意的弟子,但他最著名的作品却是厚厚一大本、有两种阅读次序的开放式长篇小说《跳房子》。这本拉丁美洲“爆炸文学”的代表作长期以来,被我们国内翻译得乱七八糟,多达四五个译名,如《划线游戏》、《掷钱游戏》、《踢石游戏》、《房间戏》等,其中最后一个译名让人想入非非。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文袖珍版的《跳房子》,封皮上画满了相当裸露的女人,对于这本小说的介绍竟然是“爱情,性、狂恋、罪恶……”
其实,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玩过“跳房子”游戏:用粉笔在地上划出十一个格子,最上一格为“天”格,最下一格为“地”格。在作家的笔下,祖国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好比是最下方的“地”格,而他常年居住的城市巴黎则为“天”格,小说当中分别称之为“在这边”和“在那边”。他对于小说谋篇布局是很有创意的。
9、纳博科夫VS托马斯•品钦
我手边拥有的纳博科夫的小说不超过10种,但仅仅是长篇小说《洛丽塔》就有译林、漓江、江苏人民、山东文艺和浙江文艺出版社等多个版本,近似的翻译成《洛莉塔》或者《罗丽塔:鳏夫回忆录》,有的甚至直接把《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一相关电影的名字印在封面上,足见在时尚人士的心目中,真正有名的不是流亡美国的俄裔作家纳博科夫,而是《洛丽塔》这本以继父猥亵女儿为情节主线的“禁书”。最令人气愤的一个行为是,有人把纳博科夫早期的小说《黑暗中的笑声》改了一个恶俗的名字,叫做《寻欢作乐》。
托马斯•品钦的名字在我们国内修订的世界文学史上,一般都写在美国“黑色幽默”那个章节里。其实在一些英美的学者看来,品钦的地位是和马尔克斯平起平坐的。然而,直到目前为止,品钦的小说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还找不到任何一位出色的中文译者,谁都不愿意来碰这块难啃的“后现代主义”的硬骨头。
10、海明威VS托马斯•沃尔夫
海明威是不寂寞的,虽然他的文集在国内卖得并不好,但是对于《老人与海》和《永别了,武器》这两本书,出版社从来都不用为销路发愁。相反,西方人最为推崇的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却一直不被国内重视,我估计“小资”们最熟悉的就数《白象似的群山》里的堕胎的那位姑娘了。或许还可以再加上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仅此而已。
同样是“迷惘的一代”的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在国内的影响一直不如海明威。他的代表作是《天使,望故乡》,读过此书的人少之又少。福克纳曾沃尔夫的才华超越了自己。遗憾的是,沃尔夫的另外两部长篇小说《时间与河流》和《你不能再回家去》,还尚待翻译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