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24
- 资源简介:
约7300字。
15.1《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魏征,巨鹿人也。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珪、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二》)
(乙)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1.下列对选文中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擢拜谏议大夫 擢:提拔
B.太宗幸九成宫 幸:宠幸
C.思谦冲而自牧 牧:养
D.弘兹九德 弘:光大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B.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C.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D.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洗(xiǎn)马,一作“先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为太子的侍从官,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
B.太宗,中国古代帝王谥号。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谥号通常为“太祖”或“高祖”,第二代帝王的谥号多为“太宗”。
C.中钩,指春秋时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衣带钩的事。管仲曾辅佐齐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位,小白即位为齐桓公后,既往不咎,以管仲为相。
D.三驱,指古代圣贤之君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另一种解释是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泼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