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3240字。
《野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鉴赏、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抓住关键的动词、形容词体会作者孤独、徘徊、无所皈依的内心世界。
3.抓住典故感受作者卓尔不群、高洁傲世的人格形象。
4.体会作者孤寂的深层原因,学会在困境中面对孤寂,坚持前行,收获自己的锦绣前程。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唐代是诗的时代。今天,我们穿越时光的长河,回到那个属于诗的时代,翻开诗的篇章。
活动一:望“诗体”
1.首先让我们来到隋末唐初,走近站在东皋上眺望的那个身影,让我们一起齐读《野望》,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板书:野望;成绩)
刚才老师听到两种不一样的声音,大家注意,应该读成“薄bo幕”,“薄”在这里的意思是“接近”,接近晚上也就是“傍晚”、“黄昏”
2.好,那么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你注意到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吗?
诶,每句字数相同,都是五言;共有八句,四联;
还有吗?来,请你补充。
很好,他发现了中间两联对仗整齐,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韵脚是什么?
对,ui韵。
3.那么像这样每句字数相同,每句5个字,并且共有四联,二三联押韵的形式的诗歌就叫做?
对,“五言律诗”。
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得很到位。
4.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关于律诗”的的语文知识卡片,进一步熟悉律诗的相关知识。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分为五律和七律,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偶句押韵,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中间两联讲究对仗。
5.来,让我们再次齐读诗歌,感受这首律诗的音律美。
活动二:望“诗中景”
1.“野望”就是在郊野远望,那么诗人王绩是在什么时间、具体是在什么地点“望”的呢?
诶,“东皋薄幕望”,薄暮时分,诗人驻足隐居地附近的东皋,四处眺望。
2.那么诗人又"望”到了什么景?是哪几句?请你读一下。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3.请同学们用你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人所望之景,并概括画面的特点。注意要弄清楚写了哪些景,用了哪些形容词、动词来修饰和描写景的。写好之后,同桌之间先相互描述。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