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案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2/21 19:54: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它是怎样起到统摄全篇的作用的。
2.理解课文所阐发的人生哲理,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教学方法:
综合诵读、质疑、讨论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第一节课的内容
1. 作者苏轼生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一格,自成一家。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父苏洵弟苏辙世称“三苏”,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合称“苏黄”;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的婉约柔靡的文风,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书法上有“苏、黄、米、蔡、”之称(苏东坡、 黄庭坚、 米芾、蔡襄)。
2. 基础知识
1.解释加点字词
1)南声函胡
2)至莫夜月明
3)汝识之乎
4)而此独以钟名
5)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二. 明确学习目标,整体把握文章
n 听录音范读,让学生理清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找出文章的主旨
明确:第一段,对两种不同说法提出质疑,而对于李渤所说尤为怀疑,也正由于疑,才会进行实地考察。
第2段主要是叙述实地考察石钟山的经过
第3段以反问的形式点名主旨后,又进一步发表议论,回应篇首,说明作记的缘由:“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三. 解读鉴赏课文
学生朗读第一段,让学生找出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观点,作者对他们观点的态度如何,作者依据是什么?(用原文语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