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读本文言翻译:07晏子故事两则
07晏子故事两则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晏子将要到楚国去,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左右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言辞的人,现在他将要来了,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左右的人说:"等他来时,我们请求捆绑一个人,从大王的面前走过。大王问:'干什么的?'我们说:'齐国人。'大王又问:'犯了什么罪?'我们说:"犯盗窃罪。"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赐晏子饮酒,饮酒正兴浓时,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见楚王,楚王说:"捆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说:"齐国人,犯了盗窃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生来是善于偷盗的吗?"曼子离开坐席回答说:"我听说,桔树生长在淮南就结桔子,生长在淮北就结出枳,叶子仅仅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水土不同啊。现在这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盗,到了楚国就偷盗,莫不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盗窃?"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与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