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重点]<br>
1、 掌握重点实词、疏通文句。<br>
2、 了解骈文的一般特点<br>
3、 体会王勃在铺陈赋采的同4、 时,5、 抒发的怀才不6、 遇的悲凉感情以及不7、 甘沉沦的上进心理。<br>
[教学难点]<br>
1、 用典较多,2、 文辞简奥,3、 指4、 导学生阅读课文注释,5、 疏通文意。<br>
6、 骈文句式的理解。<br>
[教学安排] 两课时<br>
[具体内容]<br>
第一课时<br>
1、 作者简介<br>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出身书香世家,七岁即善作文,人称神童。九岁读《汉书》,就能指出注文中的错误。十四岁中举,后任沛王的王府修撰,因作游戏文章触怒唐高宗,被逐出王府。676年前往交趾探亲,渡海落水,英年早逝,年仅二十八岁。他文词出众,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为“初唐四杰”名篇有《咏风》、《山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诗作,骈文《滕王阁序》为千古绝唱。<br>
2、 写作背景 <br>
滕王阁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旧址在现在江西南昌赣江水滨。高宗时,洪州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年)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时年27岁,去交趾探望父亲,途经洪州,参加宴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滕 <br>
王阁序》。《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钱别序》或称《滕王阁诗序》。文中描绘滕王阁秀丽如画的风景,廖廓雄壮的山川,情景俱佳,声色并陈。同时即景生情,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情、怀才不遇的感慨,以及不甘沉沦的上进心理。这种矛盾交织的思想感情正是他生活遭遇的真实反映。<br>
3、 关于王勃写《滕王阁序》的补充资料:<br>
《唐摭言》卷五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举。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牧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不朽矣!’遂函请宴所,极欢而罢 。<br>
勃往省,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竭,帅知其才,因清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帅赠面缣。<br>
选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br>
4、 文章结构<br>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写洪州理风貌,引出参加盛会人物。<br>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写滕王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br>
第三部分(第四、五段)写宴会盛况,抒发人生感慨。<br>
第四部分(第六、七段)述说自己身世及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筵难在。<br>
5、 课文讲析<br>
第一部分:概写洪州地理风貌,引出参加盛会人物。<br>
[译文](因课文注释较详细,这里只解释重点实词)<br>
1 襟三江而2 带五湖。 襟 ,3 带:名4 词的意动用法,5 以………为襟,6 以……为带。<br>
7 控蛮荆而8 引瓯越 控:控制;引:连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