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
- 资源简介:
约51790字。
文言文阅读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师皋足下:自仆再来京师,足下守官鄠县,吏职拘绊,相见甚稀。及仆左降诏下,明日而东,郁结之志,旷然未舒,思欲一陈左右者久矣。
去年六月,盗杀右丞相于通衢中,合朝震栗。仆以为书籍以来,未有此事,苟有所见虽畎亩皂隶之臣不当默默况在班列而能胜其痛愤耶 朝廷有非常事,即日独进封章。谓之忠,谓之愤,亦无愧矣;谓之妄,谓之狂,又敢逃乎?且以此获辜,顾何如耳?况又不以此为罪名乎?然仆始得罪于人也,窃自知矣。性又愚昧,不识时之忌讳,凡直奏密启外,有合方便闻于上者,稍以歌诗导之,意者欲其易入而深戒也。不我同者,得以为计,媒孽之辞一发,又安可君臣之道间自明白其心乎?加以握兵于外者,以仆洁慎不受赂而憎;乘权于内者,以仆介独不附己而忌。其馀附丽之者,恶仆独异,又信狺狺吠声,唯恐中伤之不获。以此得罪,可不悲乎?
足下视仆莅官事、择交友、接宾客何如哉?又视仆抚骨肉、待妻子、驭僮仆又何如哉?小者近者,尚不敢不尽其心,况大者远者乎?所谓斯言无愧而后发矣。亦犹仆之知师皋也。足下未应举时,尝充贤良直言之赋,其所对问,志磊磊而词谔谔,虽不得第,仆始爱之。然足下之美如此,而仆侧闻蚩蚩之徒,不悦足下者已不少矣。但恐道日长而毁日至,位益显而谤益多,此伯寮所以诉仲由,季孙所以毁夫子者也[注]。
师皋,人生未死,若不情恕于外,理遣于中,欲何为哉?欲何为哉!今且安时顺命,用遣岁月。多谢故人,勉树令德,粗写鄙志,兼以为别。居易顿首。
(节选自白居易《与杨虞卿书》)
[注]“季孙”应为“武叔”,语见《后汉书•列女传》“孔子大圣,不免武叔之毁;子路至贤,犹有伯寮之诉”。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苟有所见∕虽畎亩皂隶之臣∕不当默默∕况在班列∕而能胜其痛愤耶∕
B.苟有所见∕虽畎亩皂隶之∕臣不当默默∕况在班列∕而能胜其痛愤耶∕
C.苟有所见∕虽畎亩皂隶之臣∕不当默默∕况在班列而能胜∕其痛愤耶∕
D.苟有所见∕虽畎亩皂隶之∕臣不当默默∕况在班列而能胜∕其痛愤耶∕
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降,贬官,与“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词义相近。
B.东,向东去,用作动词,与“东望武昌”中的“东”用法相同。
C.稍,逐渐,与“稍见云中白若樗辅数十立者”中的“稍”同义。
D.顿首,指叩头下拜,旧时常用于书信、名帖首尾,表致敬之意。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居易与师皋本为相知好友,但异地为官,不常见面,故而以书信往来。
B.当朝右相在大道上被刺客杀害,震惊朝堂,白居易当日就上书忠言直谏。
C.白居易进封章后,又写诗讽谏皇帝,这些诗后来成为政敌构陷他的把柄。
D.师皋为人志向磊落,言辞正直,受白居易欣赏爱重,被无知的小人嫌恶。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秉权于内者,以仆介独不附己而忌。
(2)足下视仆莅官事、择交友、接宾客何如哉?
17.白居易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小题。
材料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