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60字)
《将进酒》教案
一、导入
李白的诗写的好众所周知,现在我们还知道他是一个好饮酒的典型。杜甫称他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嗜酒,狂放不羁)。据记载,他当年在长安时,曾与贺知章、李适之等七人在一起饮酒赋诗,时号“酒中八仙”。
1、插入李白与酒的小故事:
A、李白供奉翰林时,经常醉卧在酒店里,天子爱其才,找他进宫做诗,李白醉醺醺的来到宫中,叫杨国中磨墨,高力士脱靴,大胆的将权贵玩于鼓掌之间。
B、李白因酒而豪放、狂傲,因酒而成就了他的传世诗篇,就连他的死,也有人给它带上了传奇的色彩,传说她死的时候,坐在川上饮酒,看到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便伸手去捞水中的月亮,不幸落水身亡。
2、在李白的众多诗歌中,都出现了酒的影子。如:(多媒体显示李白诗中关于酒的句子)。这些诗中名气最大, 价值最高, 个性最强的就是《将进酒》。注意“将”的读音及“请”的释意。
二、初步感知
1、请二生读
2、把握情感,指导诵读
气势没有读出来。大概还没有体会出诗中感情。那好, 我们先来体会一下。李白劝谁喝酒?(岑夫子、丹丘生。)就是朋友吧。李白劝人怎样喝酒呢? 其实不同场合、不同心情喝酒是不一样的。有细品慢饮, 有开怀畅饮, 有埋头苦饮, 李白劝朋友怎样喝酒的呢?(“ 杯莫停”,喝得快;“ 会须一饮三百杯”,喝得多;“ 斗酒十千恣欢谑”,喝得纵情)喝酒喝得这么专注,这么任性, 这就是李白。李白为什么如此的豪饮、狂饮? 豪饮、狂饮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情绪?让我们从名家的朗诵中得到一些提示吧!
3、听名家诵读
4、学生自由诵读
三、精析全文
1、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
悲 乐 愤 狂
(若学生无法概括,可在稍后一边讲解一边归纳)
2、分析全文
(1)前两句先从黄河起“兴”,诗歌起笔雄奇高远, 气势磅礴罕有匹敌。找出文眼:悲。
A、分析第一句:黄河水, 天上来, 奔流到海, 气象开阔壮观。
B、同时我们也不难联想到: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乎’”的感慨;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里其实就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伤感情绪在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