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1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2/26 10:34: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630字。

  15.2《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小阅读-课内
  1.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太宗”是皇帝的庙号,开国第二位君主大都以此称呼,而开国帝王则用“太祖、高祖”这些庙号。
  B.“举先王之政”(《答司马谏议书》)与“函谷举”(《阿房宫赋》)两句中的“举”字含义不相同。
  C.《六国论》第三段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如燕国起初全力反抗秦国侵略,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于是终至灭亡。
  D.《答司马谏议书》中“以授之于有司”中的“有司”与《出师表》中“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中的“有司”意义相同。
  2.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送李愿归盘谷序》是一篇送友人归隐的赠序。写作艺术上很有特色,融铺叙、议论、抒情于一炉,兼有辞赋、骈体、散文之美。
  B.《秋声赋》多处运用比喻,使无形、无色的秋声,成为可听、可见、可感的自然现象,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C.《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书信体的政论文。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表达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D.《六国论》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极度同情。
  二、情景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礼记》中的“               ,               ”蕴含着中华民族任人唯贤、亲仁善邻的治国理政和外交智慧。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               ,               ”对司马光批评自己拒谏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3)古代文人常常用沧海的意象来表现宽广胸怀,反映送别之情或寄托忧戚之心,比如:“               ,               。”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日讲席,群臣退,帝留安石坐。安石曰:“以天下之大,学者不为不多。然常患无人可以助治者,以陛下择术未明,推诚未至,虽有贤者,亦将为小人所蔽,卷怀而去尔。”帝曰:“何世无小人,虽尧、舜之时,不能无四凶①。”安石曰:“惟能辨四凶而诛之,此其所以为尧、舜也。若使四凶得肆其谗愿,则皋、稷、契②亦安肯苟食其禄以终身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