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同步练习1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2/21 16:53: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550字。

  11.1《谏逐客书》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类
  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谏逐客书》是当时秦国的丞相李斯写给秦王的奏章。这里的“书”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逐条分析事理的一种公文名称。
  B.六国之从;苏秦游说六国(韩、魏、燕、赵、齐、楚)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称为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
  C.黔首:泛指百姓。无爵平民不能服冠,只能以黑巾裹头,故称黔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称百姓为“黔首”。
  D.司马青衫: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被贬为江州司马,其诗《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杉湿”的诗句。后用“司马青杉”比喻极度悲伤。
  二、非选择类
  2.课内文言文翻译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阿房宫赋》
  (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谏逐客书》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传统的意义大小是由后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决定的,认识和理解达到哪里,传统的意义才能到达那里。只有不断“激活”传统,使之成为后人创新的“源头活水”,才有资格如屈原般无所愧怍地吟唱“帝高阳之苗裔兮”。
  “意法论”就是一个值得“激活”的文学批评传统,它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意法”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出现在明代,而从创作论转移到批评论,则到清初才出现。文学作品中的“意”就是由所指代表的内容,而“法”就是由能指代表的形态。在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结合在一起的。就创作而言,诗人要透过“法”以完美地呈现“意”;就批评而言,读者要从“能指”把握其“所指”。它强调不可以将内容和形式强行割裂,反对完全以内容为评判作品优劣的主要依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