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运用题之同词多义专练
- 资源简介:
约6530字。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同词多义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居民营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日钙摄入量仅为388.8毫克,要知道,人一天需要的钙是800毫克。并且钙的吸收率很低,大概也就是15%,更多的钙实际上是被当成废物排泄了。
如果有维生素D在,情况就不一样了。它俩是“兄弟”,一起摄入,吸收率能翻倍。摄入的钙会去哪呢?有一些可能被成骨细胞“砌”到了骨头里;有一些可能变成了结石;还有一些逛游一圈,无所事事,最后又排泄了。怎么才能让它沉积到骨骼里呢?这就需要一种神奇的营养素——维生素K,它能指引着血液中的钙精准地沉积到骨骼上。要想不缺钙,饮食均衡是前提,多吃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像鸡蛋、牛奶和肉类。另外,要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K增加吸收率,刺激骨骼增加钙的利用度。
1.下列句子中的“像”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七八岁的孩子,说起话来有板有眼,像个大人。
B.像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
C.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D.演出到了高潮,观众也都像着了魔,整个剧场鸦雀无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发展普及, ① ——当机器逐渐取代人力,劳动教育是否仍有必要?加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红”经济出现,对人们的劳动观产生了负面影响,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思想阻力。历史上生产工具的改进、技术方面的革新,都促使劳动出现新的形态。当前, ②,使得部分繁重、危险的体力劳动可以交由智能机器来完成,同时,智能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也会逐步将人们从琐碎的家务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拥有更多自由的时间,以实现其全面发展。虽然智能时代已经到来, ③。智能机器的使用不意味着“以金钱换时间”的理念必然合理,也不意味着人将无法在劳动中获得幸福感与价值感。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过程将更具创新性,呼唤个体意识、批判性思维、想象力等脑力要素的参与。时代越进步,科技越发展,劳动教育就越应结合新时代劳动需求和形态变迁,打造数字时代劳动教育、劳动实践新样态。
1.下列句子中的“等”和文中画横线处的“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方案明确了政策实施范围,包括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等六大领域。
B.某些“野生”景区的网络宣传为了吸引流量,往往突出旅游攻略和游玩分享等内容,而对于存在的风险和自然环境知识缺乏说明和告知。
C.面对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重任,我等新时代有志青年理应责无旁贷。
D.我依稀记得故乡的小河岸边有五颜六色、大小不等的鹅卵石,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璀璨夺目。超然客公众号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864年,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一位教授发表了一篇长达45页的论文,阐述醋的酿造,他在文中第一次描述了一类不起眼的微生物——醋酸杆菌。它的分布太广了。比如葡萄酒没有密封严密,那么落入酒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