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9/7 21:49: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60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2.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但对于这首诗所表达的深刻感情和丰富意蕴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感悟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核心素养
  1.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和默写这首诗,并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和意象。
  2.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表现手法,学生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通过欣赏和品味这首诗,学生能够感受到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和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4.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魅力。
  四、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境法: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4.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李白吗?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2.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李白。
  3. 教师总结: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意境奇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作者介绍
  1.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李白?
  2.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李白的生平、代表作品等。
  3. 教师总结: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飘逸,意境奇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
  (三)写作背景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王昌龄吗?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2.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王昌龄。
  3. 教师总结: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但是他却遭到朝廷的贬谪,被贬到非常偏远的龙标。李白听到这个消息后,写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