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写景抒情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8/23 21:21: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70字。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写景抒情诗
  一、概念:
  写景抒情诗,是诗人以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风光等为内容,来抒发情怀、表情达意、寄托理想的一类诗歌。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重点需要突破:写了什么景?景有何特点?怎么写景?抒发了怎样的情?
  二、鉴赏技巧:
  技巧一:抓意象,明特点
  意象是诗歌中承载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是诗中具体的景、物、人等。在诗歌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一些意象有了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义。
  技巧二:析手法,知技巧
  常见写景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双关、对偶、对比、衬托、设问等;描写方法有虚实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白描等。
  技巧三:辨哀乐,悟情感。
  三、鉴赏中的常用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衬托(正衬、反衬)、对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四、专题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
  1.对诗歌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战事激烈,秋雁哀鸣,所见所闻,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月夜”的背景。
  B.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是客观实景。
  C.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两句诗既写自己兄弟分离,生死难卜的现状,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D.尾联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报国无门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老是不能送到,更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2.这首诗通过种种意象来描绘意境的作用是什么?全诗抒发了哪些感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望仙台①呈刘明府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②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③谁能识,河上仙翁④去不回。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