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同步练习5
- 资源简介:
约2710字。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
1.“月”是古代诗词里常见的意象,可表现不同的情感色彩。下列句中“月”带有凄清色彩的一项是( )
A.一夜飞度镜湖月
B.日月照耀金银台
C.别时茫茫江浸月
D.秋月春风等闲度
2.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游》)与《登高》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游》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出李白傲岸不屈的性格和对自由性灵、独立人格的追求。
B.《登高》的尾联写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怀跃然纸上。
C.《梦游》运用夸张、联想等手法描绘了迷离瑰丽的梦中奇景,极富浪漫色彩。《登高》写登高所见,创设清新明净的意境抒发诗人复杂的情感。
D.《梦游》是一首古体诗,形式灵活,句型多变。《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格律严谨。两首诗的形式与诗人的情感都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3.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着重从形、声、色、态方面刻画眼前景物;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读者可以充分地展开想象进行补充。
B.颔联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条、空旷辽阔的景色,上句仰视,下句俯视,在写景的同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C.颈联两句分别从时间、空间着笔,高度概括了诗人颠沛流离的生活,把久客易悲秋、多病独登台的沉痛情感融进了诗句中。
D.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个人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跃然纸上。
4.选出对白居易《琵琶行》一诗有关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的形象化说明。
5.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 )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阅读下面这首诗,结合自己的理解,选择其中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