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8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6/1 20:26: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1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7500字。

  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语文试卷
  (卷面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尚利芳  审核人:梁军
  春和景明,万物昭苏。我校初三年级举行“和”主题学习活动,邀请你参与。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小鹿整理了古诗文名句,请你完成填空。(10分)
  (1)          ▲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谁家玉笛暗飞声,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草树知春不久归,          ▲           。(韩愈《晚春》)
  (5)          ▲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箫鼓追随春社近,          ▲           。(陆游《游山西村》)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   ▲   ,   ▲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8)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   ▲  ,  ▲  ”,以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2.小鸣摘抄了有关家乡美景的文字,请你完成题目。(8分)
  盐城每一天的生机从黄海湿地开始。成群的飞鸟在蓝天上尽情翱翔,在湿地上悠然漫步;结伴的麋鹿在滩涂中自由xī(  ▲  )戏,在原野上啃食艾蒿。远观,海天相接,芦苇飘荡,仿佛步入仙境;近看,展露雄姿的麋鹿,在微光下仿佛生命画卷中最神秘的精灵。这是神奇瑰丽的滩涂湿地,又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田园绿洲。俯瞰这片土地,【甲】                   ,湿地精灵们徜( ▲ )徉其中,勾勒出一幅风光绚丽的画卷。
  随风起浪的芦苇荡一望无际,成百上千的候鸟,在滩涂、芦苇荡丛中盘旋聚集,鸟群时而飞翔起舞,时而俯冲觅食。万顷苇荡在风中演奏出天籁( ▲ )之音,一地盐蒿织就出大片地毯,万鸟齐飞,场面壮观。日落时分,倦鸟归巢,遥观野鹤云游天际,【乙】            。伴着夕阳余huī( ▲ ),继续呜一曲和乐的歌。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xī( ▲ )戏         徜( ▲ )徉          天籁( ▲ )        余huī( ▲ )
  (2)请把下面两个句子还原到【甲】【乙】两处。(2分)
  A.近处惊起一滩鸥鹭   B.三色交叠一路流淌
  【甲】( ▲ )       【乙】( ▲ )
  (3)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盐城每一天的生机从黄海湿地开始”,这句话的主干是:每一天开始。
  B.“一地盐蒿织就出大片地毯”,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海天相接”“展露雄姿”“风光绚丽”“倦鸟归巢”,四个短语类型全部相同。
  D.语段画“      ”的句子,让人联想起“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其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3.班级举行“‘字’从遇见你:和”综合性学习。(8分)
  (1)小鹿找到了“和”字的演变过程,请你观察并结合小贴士1推断“和”的本意(2分)。
  小贴士1:甲骨文由三部分组成,左上部是“禾”,表音;左下部是口的形状,右部像连接在一起的竹管
  的形状(即口吹排箫之类的乐器,后来的龠yuè)。
  (2)小鸣通过网络检索到了“和”的几个引申义,请你选择合适的解释。(4分)
  A气候温和,天气温和;   B和蔼,和气;   C喜悦;   D.使和睦,使融洽。
  例句 引申义(填选项)
  “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左传??隐公四年》) ( ▲ )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陶潜《桃花源》) ( ▲ )
  “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孟郊《择友》) ( ▲ )
  “其为人贤而有材,志刚而气和。”(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 ( ▲ )
  (3)请结合小贴士2,从物质与精神层面两个角度,为小鹿的微型演讲续写下文。(2分)
  小贴士2:和,从禾,泛指农业、粮食作物;从口,泛指人之口,用口吃粮食、禾谷,保证人的口边有禾(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从龠,龠是一种乐器,是用口来吹奏的,是人在温饱之后在精神层面的娱乐要求。
  亲爱的同学们,我认为                       ▲            。
  二、阅读理解。(64分)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4~9题。(22分)
  【甲】                      寓居定惠院①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节选自《东坡集》)
  【乙】                                    记游定惠院
  苏轼
  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