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精选题
- 资源简介:
约5520字。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精选题含答案
1、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9分)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这时候贵族阶级已经没有了,所以渐渐注重一般的识字教育。到了汉代,考试史、尚书史(书记秘书)等官儿,都只凭识字的程度;识字教育更注重了。识字需要字书。相传最古的字书是《史籀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籀作的。这部书已经佚去,但许慎《 A 》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所以现在相信这只是始皇以前秦国的字书。“史籀”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
(1)画线语句分句间的关系是( )(3分)
A.递进 B.因果 C.并列 D.条件
(2)下列词语中与“注重”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想起 B.回顾 C.程度 D.统一
(3)以上文段节选自《经典常谈》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__,字_______。其中文中A处应填《__________》。(3分)
1、(9分)
(1)(3分)B
(2)(3分)C
(3)(3分)朱自清 佩弦 说文解字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5分)
伏羲氏恐怕压根儿就没有这个人,他只是秦、汉间儒家假托的圣王。至于八卦,大概是有了筮法以后才有的。商民族是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他们先在甲骨上钻一下,再用火灼;甲骨经火,有裂痕,便是兆象,卜官细看兆象,断定吉凶;然后便将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等用刀笔刻在甲骨上,这便是卜辞。卜辞里并没有阴阳的观念,也没有八卦的痕迹。
(1)上面的文段选自《___________》。(2分)
(2)结合文段内容,简要介绍一下什么叫卜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
(1)(2分)经典常谈
(2)(3分)商民族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甲骨经火,有裂痕,便是兆象,卜官细看兆象,断定吉凶;然后便将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等用刀笔刻在甲骨上,这便是卜辞。
3、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9分)
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八封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_______,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他们普通只用五行生克的道理就够了,但要详细推算,就得用阴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