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
- 资源简介:
约7390字。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轩记
曾巩
得邻之茆地①,蕃之,树竹木,灌蔬于其间,结茅以自休,嚣然②而乐。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
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宜。驱之就烦,非其器所长,况使之争于势利、爱恶、毁誉之间邪?
然吾亲之养无以修,吾之昆弟饭菽藿羹③之无以继,吾之役于物,或田于食,或野于宿,不得常此处也,其能无焰然于心邪?
少而思,凡吾之拂性苦形而役于物者,有以为之矣。士固有所勤,有所肆,识其皆受之于天而顺之,则吾亦无处而非其乐,独何必休于是邪?顾吾之所好者远,无与处于是也。
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感微托远、山镵冢刻、浮夸诡异之文章,下至兵权、历法、星官、乐工、山农、野圃、方言、地记、佛老所传,吾悉得于此。
皆伏羲以来,下更秦汉至今,圣人贤者魁杰之材,殚岁月,惫精思,日夜各推所长,分辨万事之说,其于天地万物,小大之际,修身理人,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之致,罔不毕载。处与吾俱,可当所谓益者之友非邪?
吾窥圣人旨意所出,以去疑解蔽。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始终之概以自广。养吾心以忠,约守而恕者行之。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而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
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彼何与于我哉?此吾之所任乎天与人者。然则吾之所学者虽博,而所守者可谓简;所言虽近而易知,而所任者可谓重也。
书之南轩之壁间,蚤夜觉观焉,以自进也。南丰曾巩记。
注释【1】茆地:杂草丛生的土地。【2】嚣然:悠闲的样子。【3】饭菽藿羹:吃粗粝的食物。菽,豆类植物;藿羹,豆叶煮成的菜羹。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抗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 易:交换
B.与夫论美刺非、感微托远 非:指责
C.仆仆然求行其道者 仆仆:形容旅途劳顿
D.蚤夜觉观焉 蚤:通“早”,早上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况使之争于势利、爱恶、毁誉之间邪 ②凡吾之拂性苦形而役于物者
B.①然吾亲之养无以修 ②然则吾之所学者虽博
C.①结茅以自休,嚣然而乐 ②或恶而毁之者
D.①日夜各推所长 ②而所任者可谓重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宜 由此明白处于闲散的生活状态中,隐居在僻静的处所,与我的性情最为合适
B.顾吾之所好者远,无与处于是也 顾念我所爱好的东西很高远,于是没有办法跟这里的人和谐相处
C.吾窥圣人旨意所出,以去疑解蔽 我窥探圣人主旨用意的出发点,用它来去除疑惑,解开蒙昧
D.而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 靠永不止息来实现最高的目标,这些都是我要从内心来加以索求的原因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拥有南轩这间茅草屋,自己就足以傲视在朝为官的尊贵和富拥四海的财富。
B.作者认为,读圣贤书可增长见闻,养忠义之气,学会宽以待人,有错就改,自强不息。
C.作者认为,作为读书人需要审时度势,如果遇到有利时机,就出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D.作者认为,不能因外界的评价而动摇自己的志向与思想,要勇于承担赋予自己的重任。
5.文章开头说“结茅以自休,嚣然而乐”,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乐”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帝遣使聘之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