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61(5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61(5份)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26.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27.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28.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29.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30.docx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26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去过喀什的人,一眼便能认出这是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它是这座城市的标志。
这是一个做礼拜的日子。黎明时分,( )。艾提尕尔清真寺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几个世纪以来,这种声音从没有改变过。
喀什,有着 的历史。帕来尔高原,从喀什向西100多公里,是中国最西端,也是通往欧洲和西亚的唯一陆路通道,这里平均海拔在3 600米,地势险要,在历史上它曾阻挡了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 东进的铁骑,使其只能在印度次大陆。东汉时期,它又限制了班超出征的步履,将这位古代将军的梦想禁锢在了塔克拉玛干周边地区。然而,自然条件的险恶并不能阻挡住文明的往来,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其副使甘英就曾跨越这片高原,将文明的信号首次以政府间外交的形式传递到了波斯湾一代,唐朝的时候,玄奘法师历经 ,从这里走上了印度次大陆。
安史之乱后唐朝势力衰败,当时被称为疏勒的喀什一度为吐蕃人占领,但是很快就被中亚新崛起的喀拉汗王朝兼并,喀什成了喀拉汗国的两个首都之一。在博格拉哈拉汗统治时期,喀拉汗王朝通过中亚萨曼王朝而皈依了伊斯兰教,从而使喀拉汗国成为了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国度。随着喀拉汗王朝向东扩张,导致具有千年文明史的讲印欧语系语言的于阗人皈依伊斯兰教,开启了塔里木盆地突厥化、伊斯兰化的历史巨潮。
几个世纪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喀什这个曾经在丝绸之路上 的城市也渐渐归于平静。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波澜起伏 横行无忌 千辛万苦 显赫一时
B. 波澜壮阔 横征暴敛 艰苦卓绝 炙手可热
C. 波澜壮阔 横行无忌 千辛万苦 炙手可热
D. 波澜起伏 横征暴敛 艰苦卓绝 显赫一时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帕米尔高原,从喀什向西100多公里的中国最西端,也是通往西亚和欧洲的唯一陆路通道。
B. 从喀什向西100多公里便是中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也是通往欧洲和西亚的唯一陆路通道。
C. 从喀什向西100多公里便是中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也是通往西亚和欧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27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交响乐《江姐》以___①__之势拉开了大幕。主旋律恢宏大气,而小提琴的独奏___②___,仿佛把观众带回了多年前的重庆朝天门码头。伊泓远饰演的江姐穿着白风衣干练登场,对着长江豪迈开嗓,唱出了"巴山蜀水要解放"的革命理想。
交响乐《江姐》呈现出在听感上更加立体,铜管组气势超群,声音透亮的长笛,特色打击乐包括琵琶乐贯穿其间。乐队与伊泓远的人声互相配合,强弱得当。唱到《哭老彭》的经典唱段,打击乐___③___,伊泓远的演唱感情充沛,听得身上的汗毛也跟着竖了起来;到了《春蚕到死丝不断》的唱段,乐队托着伊泓远的音色,充分表现了江姐"只愿香甜满人间"的追求。
伊泓远作为第五代“江姐”的扮演者,当年在空政文工团演出排练歌剧《江姐》时,歌剧的创作者同肃、羊鸣、姜春阳等词曲作家曾给她一字一句地辅导,这次登台,她保留了部分歌剧中的表演,手上动作虽不大,却能把观众代入《绣红旗》等经典场景中。当“红岩上红梅开”的歌声响起,台下观众都受到感染,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还沉浸在情境中,还有 ___④___的老年观众眼中闪着泪光。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① ② ③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以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3.下列选项中,引号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唱出了“巴山蜀水要解放”的革命理想。
B.充分表现了江姐“只愿香甜满人间”的追求。
C.伊泓远作为第五代“江姐”的扮演者。
D.当“红岩上红梅开”的歌声响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国庆节在石河子度过。假日无事,到街上去散步。虽近晚秋,秋阳却暖融融的,赛过春日。人皆以为边塞苦寒,其实这里与北京气候无异。连日预告,日最高气温都在23℃。街上菊花开得正盛,金色与红色居多。花瓣一层一层,组成一个小团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28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剪纸需要的工具很简单,主要依靠手和脑的双重配合。一把剪刀,顺着铅笔描下的线条,小心翼翼,使心中所想,跃然红纸之上,最后成就一幅 ① 的作品。剪纸艺术传承人以一颗颗朴实的初心,守望着民俗文化,将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 ② 。
剪纸有着种类繁多的载体,纸张最常见。另外、金箱、银箔、树皮、树叶、皮革、布艺等也可以。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因与农民生活 ③ ,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
剪纸艺术是民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丰富了传统文化;同时,民间剪纸艺术也从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中不断地吸吮着养分和精髓,丰富着自身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现象的剪纸艺术,沉淀着先人们朦胧、纯朴的文化内涵,蕴含着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典故。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要求语句通顺,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4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当人们在餐桌上品味佳肴时,是否思考过美食中的香气来自何处?
香气是一种能令人愉快的挥发性物质, ① ,就会刺激嗅觉神经,进而传至中枢神经,让人产生一种愉快的香感。从化学角度进行剖析,引发香气必然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包括发香团和发香原子。发香团或发香原子是指对形成香气有作用的分子基团或原子,如羟基,羧基,酯基等。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29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次教师节前,路上遇到中文系漆教授,他问我:“贵系过节发啥了?”我说:“发了个通知。”彼此( ), 哈哈一笑,完成了一次切口。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新的切口,似乎十年前并没有这样的对答。 ① ,主要是指“贵系”的用法。要知道,我和漆教授都是中文系的,按照传统的要求,“贵系”只能用于对其他系的尊称。比如,我可以问我们的邻居——历史系的罗教授:“贵系过节发啥了?”这种用法对则对矣, ② 。但如果我问罗教授:“ ③ ? ”哈哈,趣味就又回来了。
在语言运用中有一个暗中遵循的合作原则。如果我们严格遵守合作原则,就是常规的沟通。如果在特定的交际情形下,故意对合作原则有所违反,则有可能产生( )的修辞效果。举个例子,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下的著名句子:“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中学生都学过,这里面用到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反语”就是( ), 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之所以违反了合作原则还能产生更强烈的表达效果,要点就在“故意”上。
(摘自汪锋《您这话是什么意思?》,《读书》2023年1期)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贴切的一项是( )(3分)
A.心照不宣 意在言外 一反常态
B.心领神会 出人意表 一反常态
C.心领神会 意在言外 正话反说
D.心照不宣 出人意表 正话反说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 分)
3.这段文字选自《您这话是什么意思?》一文,该文是讨论语言交际的。文中还提到一次应聘面试中的对话细节。请指出这位同学面试时说话与常规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妙处。(4分)
有位同学毕业前去另一家大学应聘。面试时,面试官让他提问,他就问:“咱们学校有宿舍给教师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在许多人看来,植物是没有知觉的。但是,轻轻地碰一下含羞草的叶子,它就会像害了羞一样,把叶子合拢起来,垂下去。含羞草真的会动,这真是一件
……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第30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始皇帝并吞八荒后,因扰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使四海长治久安。《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关于采取何种坑治方式的问题,群臣与李斯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秦始皇最终 ① ,支持李斯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秦帝国具体怎样实施郡县制,史书上的记载仅是 ② ,让人 ③ ,不明所以。王朝初建,对于分封钢与郑县制的权衡利用,都是历期统治者必须面对的关键抉择,稍有差池,便会据致如"七国之乱"这样企围恤的兵祸。而秦王朝作为郡县制的"头号买家",却没有太多可资参考的"买家秀",不能不令后人感到遗憾。即便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名篇《封建论》中,也只能写下“裂都会而为之那飞,废侯卫而为之守宰”这种寥寥数语,简单交代了秦貂废除诸侯、委派郡县长官的情况。直到有“秦朝百科全书”之称的黑耶秦简的发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最珍贵的记录。里耶秦简是秦朝迁陵县的行政文书,我们可以通过它做到 ④ ,从最微观的视角,看到"进陵县政府"乃至秦帝国郡县制实施的种种细节。和现代地方政府管理制度相比,里耶秦简具体展现了与之高度相似的那具管理制度进行了详细记录,可见郑县制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有影响深远。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① ② ③ ④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3.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便会招致如“七国之乱”这样全国性的兵祸
B. 面秦王朝作为郡县制的“头号买家”
C.即便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
D.直到有“秦朝百科全书”之称的里耶秦简的发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水稻从何而来?如果你在野外遇到一丛长相酷似水稻的“瘦弱”植物,可千万不要小瞧它,它很可能是水稻的祖先——野生稻。
野生稻在我国分布广泛,普通野生稻的植株就如同一丛杂草,稻穗上的籽粒较小,稻芒较长。为了避免被小动物采食, ① 。这种落粒习性虽然保证了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