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词)专项练习
- 资源简介:
约32880字。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词) 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蝶恋花•早行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三句视听结合,从深夜写到将晓,暗示行者整夜都不曾合眼,直接抒发行者离别前的忧伤之情。
B."冷"字一语双关,既写泪水落枕,枕芯湿透,枕着感到寒冷,又表现出离别前女子的忧伤和痛苦。
C.结尾两句以景结情。行人远去,仍回望已隐入地平线的高楼,只剩斗柄横斜。寒露袭人,鸡声四起。
D.全词描述行者辞家早行的全过程,有时间的推移,有环境,有人物,有动作和表情等,表现了离情。
2.本词“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和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都写离别时的场景,但写法有同有异。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点绛唇•春闺
明•陈子龙①
满眼韶华,东风惯②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芳草王孙路。春无语,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③。
【注】①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华亭(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清兵入关,他坚持抗清斗争,被俘后投水殉国。②惯:照例。③“杜鹃啼”二句:鹃啼凄厉,能动旅人归思。又传其啼至哀,能至血出。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之起句,“满眼韶华”,此时抒情主人公举目所见,是一片明媚春光。欲抑先扬,美好的被摧残,更能表达凄凉惆怅的情感。
B.以“几番”照应前面的“惯”字。说明东风之摧残百花非止一次,而是经常如此。“烟雾’二字,补足前句未及写出的“雨”字。
C.下片的“王孙”,在这里指纵情声色、乐游忘归的贵族子弟,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D.“春无语”意味着春天将尽,也暗示闺中人青春不再;“杜鹃”“不如归去”的哀鸣,并没有唤回恋人的归来。
2.这首词字面上属闺怨之作,但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家国之思。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实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