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地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0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25 21:13: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830字。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 分)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人生无常,时起时落。有时是“春和景明,①   ”的风平浪静,有时是“②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柳暗花明,有时是“③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超然脱俗,有时又是“鸡声茅店月,④   ”的辛苦愁思;有时会面临“云横秦岭家何在,⑤   ”的失路悲慨,遇到“沉舟侧畔千帆过,⑥  ”处境。但正如苏轼《水调歌头》所言,“⑦  ,⑧  ”,此事自古难以两全,所以,我们要有李白《行路难》的“⑨  ,⑩  ”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安守一颗超然之心,人生才能笑看风云。
  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huì   ①   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回望彼时,那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青年,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出席党的一大,酝酿   ②  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   甲   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今天,无数青年在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正如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在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年庆祝大会上集体所致的词:“不忘初心,青春朝气永在,   乙  ,百年仍是少年,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一句句郑重有力的誓言,彰显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所在。
  时代在变,但青年人的生机和活力不变,青春的热血一直相连,奋斗的誓言始终相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丙       !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             (A. 晦     B. 秽) 
  ②            (A. liáng   B. niàng )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A. 注入      B. 融入 )
  乙           (A. 志在千秋   B.志在千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句句郑重有力的誓言,表达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所在
  B.一句句郑重有力的誓言,彰显了中国青年新时代的志气、骨气、底气所在
  C.一句句郑重有力的誓言,表达了中国青年新时代的骨气、底气、志气
  D.一句句郑重有力的誓言,彰显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
  (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以青春之我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且看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青春活力和奋斗奉献
  ③创造新的人间奇迹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②③①     D. ①②③
  3.名著阅读(6分)
  (1)艾青擅长绘画,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       ”的特点(1分)
  (2)《水浒传》采用链式结构:每数回出现一个中心人物,成为一个环,同时这一环又与下一环相连。环环相扣,把小说的主要人物一个个连缀起来。
  阅读下面全书结构梳理图,根据提示,将空缺处补充完整。(2分)
  (3)鲁达道:“恁地时,洒家自去便了。”赵员外道:“若是留提辖在此,诚恐有些山高水低,教提辖怨怅;若不留提辖来,许多面皮都不好看。赵某却有个道理教提辖万无一失,足可安身避难,只怕提辖不肯。”鲁达道:“洒家是个该死的人,但得一处安身便了,做甚么不肯。”
  (施耐庵《水浒传》)
  鲁达为什么说自己“是个该死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
  二、阅读(6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6分)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即笼罩在伤春的悲凉气氛中,行人绝迹,孤雁叫声愈显凄切。
  B.颈联借写兄弟分散,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丧乱的普遍遭遇。
  C.尾联进一步抒发作者内心的忧虑,战事频发,家书难通,生死难料。
  D.整首诗结构严谨,前两联写景,后两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自然。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这句诗。(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武昌九曲亭记①
  [宋] 苏辙
  子瞻迁②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③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④,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⑤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