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21(3份)
- 资源简介:
共3份。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1031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韵文化的重要内涵就是________,如词曲、评话、杂剧、皮影等中国传统大众文艺,均出现于宋代。不离________,是中华美学精神特别是宋韵文化的独特韵味,它不把"文艺范"置于高雅的"云端",而强调世俗生活中自有真谛,知者自知,不待外求。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都可谓宋韵的典范之作。他们笔下的山水,并不全然一派高远清逸,而是在山水间蕴含着村落、楼阁、渔船,蕴含着一个时代的审美典范。
这种化雅成俗的典范在 2021年春晚被演绎为创意音舞节目《只此青绿》和《忆江南》,( )。在节目中,绿水青山化为曼妙的舞者,_______是高高的发髻;行者樵夫渔父并________,行旅、担柴、垂钓与吟诵之中都透露着诗意与仙气。这种文艺范不离世俗味,又超越了世俗味。把古画转化为文艺节目,是把立体转化为平面,原本需要想象力介入的二维空间变成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三维世界。这种转变本身,就是化雅成俗的显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雅俗共赏 尘俗气 千山万壑洋洋自得
B.有目共赏 尘俗气 层峦叠嶂洋洋自得
C.雅俗共赏 烟火气 层峦叠嶂怡然自得
D.有目共赏 烟火气 千山万壑怡然自得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把其中"俗"的一面趋向了"雅"化,为今人追慕古人、理解古人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B.把其中"雅"的一面趋向了"俗化,为今人理解古人、追慕古人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C.把其中"雅"的一面趋向了"俗"化,为今人追慕古人、理解古人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D.把其中"俗"的一面趋向了"雅"化,为今人理解古人、追慕古人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把古画转化为文艺节目,是把立体转化为平面,原本需要想象力介入的二维空间变成了可以直接感知的三维世界。
B.把文艺节目转化为古画,是把平面转化为立体,原本需要想象力介入的二维空间变成了可以直接感知的三维世界。
C.把文艺节目转化为古画,是把立体转化为平面,使原本需要想象力介入的二维空间变成了可以直接感知的三维世界。
D.把古画转化为文艺节目,是把平面转化为立体,使原本需要想象力介入的二维空间变成了可以直接感知的三维世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试问谁不想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呢?特别是考试将近,考生只要吃下一块“记忆面包”: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记住难背的课文、难懂的公式、难记的单词,那可真是一大妙事。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记忆力MAX的“天才大脑”呢?
……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1030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在晚年读《易》时,贯联竹筒的皮绳因为翻阅次数太多而多次断裂,那时候很少有人以这样的刻苦治学在读书。后来有了纸,有了毛笔,书的制作比较方便,书变得轻巧价廉,不再有________的情况发生了。虽常说物以稀为贵,但是书究竟不是普通的货物。书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宝藏,所以尽管如今家家户户都买得起书,但书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书的价值应在于其内容的精致,而并非价格的昂贵。宋太宗________之暇,每天读《太平御览》等书二卷,漏了一天则以后追补,他说:“________,朕不以为劳也。”细细想来,我们为什么要读书?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细味其言,觉得似有道理。何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也许是因为读书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必定是一时才俊,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受其________,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曰书卷气,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反过来说,人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语言有味?所以,以我们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晚年读《易》时的孔子,贯联竹简的皮绳因为翻阅次数太多而多次断裂,那时候很少有人以这样的刻苦治学的精神在读书。
B.孔子在晚年读《易》时,因为翻阅次数太多而使贯联竹简的皮绳多次断裂,那时候很少有人以这样的刻苦治学的精神在读书。
C.孔子在晚年读《易》时,因为翻阅次数太多而使贯联竹简的皮绳多次断裂,那时候很少有人以这样的刻苦治学在读书。
D.在晚年读《易》时的孔子,贯联竹简的皮绳因为翻阅次数太多而多次断裂,那时候很少有人以这样的刻苦治学在读书。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韦编三绝 日理万机 开卷有益 熏陶
B.悬梁刺股 焚膏继晷 开卷有益 熏染
C.韦编三绝 焚膏继晷 勤能补拙 熏陶
D.悬梁刺股 日理万机 勤能补拙 熏染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畅销未必内容好,价廉未必货色差
B.畅销必定内容好,价廉未必货色差
C.价廉未必货色差,畅销必定内容好
D.价廉未必货色差,畅销未必内容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塑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①________,同时,也在一步
……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1034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放下听筒,可是我仍在听着,听着,听远方的松涛:
初时,舒缓如空蒙月夜的琴声,如纷纷扬扬的击瓦的雪声。接着如哔哔剥剥的火声。沸沸扬扬的水声又继之。旋即错杂成踢踢踏踏的大马群的蹄声,马上又演变成轰轰隆隆的荒野炮声。最后,响起___________的雷声。自霜皮虬核的松干,自松干中弯弯曲曲的年轮;自拨云掸日的长柯,自条柯上载张的针叶。那可怕的松涛,在幽邃的天穹下炸响了。仿佛五百年内的声音,都聚到这一块儿同时爆炸。
这真是一个葱岭欲拔、巨山若裂的时刻。我没有见过龙,但从那松涛里我分明听到了龙叫。山川___________,让我听到中国魂的狂吼。松既有情,发出摇荡乾坤的正气;人非草木,在此___________的境界中,怎么可能心如枯井,微波不兴呢?
放下听筒,我仍在听松。我的心,始而醉,继而痴,尔后又惶然悚然,愧然愀然。今夜的松涛,再一次冲刷了我的肺腑,心中的尘垢被___________一尽。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震天动地 震怒 振聋发聩 荡涤
B.石破天惊 震动 震耳欲聋 荡涤
C.石破天惊 震怒 震耳欲聋 扫荡
D.震天动地 震动 振聋发聩 扫荡
2.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白浪滩头,乌篷船鼓棹呐喊;苍崖翠壁,杜鹃花焰焰欲燃;吊脚楼头,情歌热热辣辣:好一幅凤凰城经典画面。
B.这种养老金的领取:要么60周岁时一次性领取,合同终止;要么每年领取,直到保险人身故为止。
C.他说:“稿件已经交给徐编辑了,过两天她会告知结果。”
D.学习了《守株待兔》这篇课文之后,我明白了: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心存侥幸,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自然教育是连接人与生物多样性的桥梁。孩子在大自然中成长,有利于身心健康。但
① ,例如孩子学习压力大,作业多;周末孩子有补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