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5/9 15:34: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800字。

  16《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有关议论文的知识,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3、学习本文流畅而凝练的语言,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4、体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培养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有关议论文的知识,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流畅而凝练的语言,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苦与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个人应如何面对“苦”与“乐”,应建立怎样的“苦乐观”呢?
  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张潮也说“人莫乐于闲”,居里夫人说“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人认为“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可见每个人对于“苦与乐”的认识都不一样。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苦乐观”的思考与梁启超先生一起探讨“最苦与最乐”。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学者。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晚年他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他的文风流畅、犀利、凝炼。著有《饮冰室全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2、写作背景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思考话题。对此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的高度,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
  3、知识链接
  议论文  (1)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提出问题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